6月29日,
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正式開通運營,在國內率先實現了數字人民幣APP掃碼購票乘車。6月30日起,
北京地鐵開啟全路網數字人民幣支付渠道刷閘乘車體驗測試,目前已有北京、
上海、
深圳、
成都、
長沙、
青島、蘇州7個城市的地鐵可用數字人民幣支付。
2020年以來,數字人民幣試點加速落地,在地區試點上,已形成深圳、蘇州、
雄安、成都、北京、上海、海南、長沙、
西安、青島、
大連“10+1”格局;同時,試點場景豐富,已覆蓋文化旅游、民生服務、大學校園、商業連鎖、公共繳費、交通客運、示范街區、三農等特色化場景。
“目前數字人民幣使用主要是白名單邀請方式,目前白名單用戶已達1000萬。央行有信心把這項工作繼續擴大試點面,加大試點范圍,北京冬奧會場景是下一步試點的重點領域。”范一飛在最新講話中透露。
易寶支付合伙人、支付科技專家韓棋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主要圍繞C端小額高頻場景發力,相比其他電子支付方式,數字人民幣可以提供資金用途的可追蹤性,進而規范資金使用。未來對公領域更充滿想象空間,如
航空、旅游、景區、酒店、保險、教育等,有利于企業解決支付及融資等一系列問題。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認為,從長遠角度來看,
比特幣、穩定幣以及其他央行
數字貨幣賽道競爭不斷加劇,而設立自有數字貨幣體系可有效提升中國競爭力,同時也可提高法定貨幣地位;短期來看,這種類現金的支付方式采用全覆蓋、低成本且可控匿名的支付體系,將有助于促進非銀支付機構間的良性競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