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2018年5月12日,我們迎來了中國工信部監管的一家國有科研機構CCID宣布:推動
區塊鏈獨立評估系統,建立全球公鏈評估指數。
而在此之前,全世界媒體集體炮轟國際三大
評級機構由于失責催發2008年
金融危機,標普、穆迪、惠譽陷入風口。2011年12月,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第三屆中國經濟前瞻
論壇中再次質疑三大評級機構前瞻性,與此同時我國開始鼓勵發展本土評級機構。
中國工信部監管的國有科研機構發布的這則消息就很有意思了,雖然9.4之后虛擬貨幣談虎色變,但是區塊鏈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大變革是中國難以忽視的。日本已經憲法確立,大力側重基礎建設。美國合規合法,輿論與政策積極探討發展方向。新加坡已經成為埃西歐天堂。中國雖然慢走了一步,但是此次CCID宣布的公鏈評估指數效應頗有直達區塊鏈要害的趨勢,效果不亞于宣布中國力爭區塊鏈超級發言權,努力發展成為區塊鏈領域內的評級巨頭。
為什么二幫主說評級機構可以成為要害呢,這并非推測,而是血淋林的事實。在上一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2009年12月標普將希臘信用展望由“A-”降低至“BBB+”,隨后半個月內,穆迪就將希臘短期主權信用評級由“A-1”下調至“A-2”,而希臘正式爆發潛藏在內的經濟困局直接因素不可為和此事無關。
緊接著4月標普下調了西班牙的長期信用等級,隨后5月初穆迪就將西班牙Aa2級信用主權列入觀察名單,5月底惠譽就宣布下調西班牙主權評級。歐元也在6月到達了最低谷。
三大評級機構看起來更像是為背后的利益主導訴求,經濟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歐洲接連陷入了新的低潮谷底。而這也再一次驗證了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的威力絕對不比戰爭弱,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就曾說過:我們生活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一個就是美國,一個就是穆迪,美國可以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家,穆迪可以用評級毀滅一個國家。
如果說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真實可靠還好,可是他們更多的是被利益集團所操控,并不值得相信。例如穆迪作為上市公司,它的前幾大股東涉及華爾街投行、美國花旗、巴克萊、JP摩根、高盛等金融巨擘。出于對利益更高的追求,評級機構出具一份CDO的報告費用已經是數萬美元,而且根據需求可收費更高,同時更不要說受到更高的政治訴求操控。
從特朗普上臺之后,在2017年5月和9月穆迪就曾無端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3”降低至“Aa1”,雖然中國做出了強有力的反擊,在
香港又時隔10多年發行了沒有評級的美元債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只是中國的強大的特例,一直以來我們都需要穆迪的評級,作為戰略需求國家重要人物也一直都在鼓勵評級機構的發展與建設。
這就有了開文2011年,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炮轟三大評級機構綁架全球經濟的言論。時隔7年之后,我們也同樣要在區塊鏈領域內抓住時機,甚至可以成為區塊鏈話語權的重要顯現。
對于國家發展而言,區塊鏈公鏈評級機構是一次重要的布局。對于
區塊鏈技術發展而言,也是規范快速的促進。雖然現在評級也不少,出現了weiss Rating、CCC數幣評級等機構評級、網站
ico Rating、ICO Drops評級。但是都難以拋開利益偏頗,或者是難以抗衡區塊鏈龐大的實力消耗。
在二幫主看來這一次更屬于是虛擬貨幣的一次重大利好,雖然所有人都極力的區分開虛擬貨幣和區塊鏈,但是無論怎么不樂意,都不能阻擋虛擬貨幣成為主流,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是無法脫鉤的。中國工信部監管的CCID宣布的第一批次的公鏈名單如下:
比特幣、
以太坊、瑞波幣、
萊特幣、比特幣現金、卡爾達諾、恒星幣、NEO、埃歐塔、門羅幣、達世幣、新經幣、以太坊經典、量子鏈、納諾、應用鏈、大零幣、Verge、Stratis、云儲幣、斯蒂姆幣、比特股、字節幣、波幣、Decred、超級現金hcash、科莫多幣、ARK。
無一例外,29個公鏈全部都屬于虛擬貨幣項目范疇,他們發行的代幣體系也全都可以查找買入。(但是這里并不建議大家盲目買入,因為評級首先還沒出來,其次價格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可以后續持續關注二幫主講解其他實力幣種。)
我想這一次中國工信部的監管機構大動作也可以讓大家安心持幣待漲了,畢竟還有什么比14億人口的強國參與到區塊鏈的發展中更能給人信心的呢,未來已來,耐心即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