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限代表無限,必然會有重復,這就是碰撞。如果存在碰撞,則無法證明哈希值代表誰,則會給應用帶來漏洞。不過好在,人們可以根據具體應用,選用不同類型的哈希。哈希的最大特征在于,碰撞幾率越高的,往往越快,實現上也越簡單。反之,越復雜,越慢,碰撞幾率也會更小。CRC16是16Bits,理論上碰撞概率為1/2^16,同理CRC32的幾率為1/2^32,MD5的幾率為1/2^128,SHA256的幾率為1/2^256,以此類推。
從簡陋的CRC16和CRC32,到復雜的MD系列,再到SHA系列。其演化史里最核心的思想,在于夠用就好。CRC的碰撞概率,幾乎肉眼可見,但并不妨礙壓縮軟件等文件管理領域的應用。一是因為快,二是因為同一目錄下文件有限,夠用。MD系列中的MD5,廣泛應用于現代互聯網,直到我國科學家王小云提出的高效碰撞法,才讓MD5的神話跌落神壇,但也并不妨礙MD5在小規模數據領域里的使用。現在的大數據領域,幾乎都使用SHA256或更復雜的哈希算法,在現有計算機硬件已逐漸脫離摩爾定律的情況下,其算力范圍內發生碰撞的幾率幾乎很難發生。
比特幣賬本使用SHA256,正是利用這一特征,來保證其記賬的可靠性。所以說,比特幣作為1種
數字貨幣而言,用哈希來保證其可靠性,是以當前的認知障礙來篤定未來。在人類計算技術日新月異,尤其是量子科技的實用化越來越明朗的今天,比特幣注定是短期行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