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區塊鏈方面,董寧分享了區塊鏈+供應鏈緊密結合的“食品安全”領域的案例。
“北大荒”集團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提供基地,其應用場景和產業鏈數據可以和區塊鏈技術完美結合,確保食品驗證的安全措施。
區塊鏈技術將實現食品的全程數字化跟蹤,從供應商生態系統到商店貨架,最終到消費者。對于食品供應商而言,數字產品信息諸如農場原產地信息、批號、工廠和加工數據、有效期、存儲溫度和運輸等,都將與相應的食品建立數字化關聯,而整個過程中每一環節的信息將被輸入到區塊鏈中,確保相關信息都準確無誤。

提問環節:
提問1:關于溯源問題,數據的獲取是非常關鍵,這就需要數據提供方是可以被信任的。這樣是不是又需要有可信的政府、機構等,這樣是否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背道而馳?
答: 一方面,需要商業模式創新。IBM在其全球展望中認為,商業模式的顛覆式創新需要一些“黑科技”,這些黑科技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互聯網時代,是混合云、機器學習等;在數據認知時代,是認知計算平臺、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等;到了人工智能時代,則可能是自組織系統(Ad Hoc Systems)和量子計算。
另一方面,我們公共服務的數據目前基本上是來自于周圍的智能設備,而從當前基礎設備的成熟程度上看,人為操作的空間確實存在。歸根到底,現在還處在區塊鏈的嘗試摸索階段,我們通過多種方式的嘗試與努力,提升造假的成本。
提問2:像“北大荒”這樣區塊鏈與農業結合的項目,多久才能成熟應用?
答:To B的行業有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一定要在成熟領域才能有大范圍的推廣。這與互聯網行業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流行的是MVP(最小化可行產品)模式,快速迭代,再輔以“燒錢”等方式多管齊下,占領市場,最終剩者為王。而像“北大荒”這樣的項目,只能一步步的做好大數據的搜集,以及溯源問題,完善所有環節,時間上,會相對比較久一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