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應用白皮書》全文發布
3月18日,區塊鏈技術與數據安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發布《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應用白皮書》。白皮書聚焦于區塊鏈技術在生態環境監管領域的應用,旨在分析區塊鏈技術如何在生態環境監管工作中發揮價值,促進環保部門與公檢法之間的協同合作、保障監管數據的真實可信。
白皮書認為,當前的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呈現出電子證據采信困難、不同部門協同工作困難的痛點問題,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可以增加監管數據的可信度、打通機構之間信息孤島,從而化解上述痛點問題,有效提高監管工作的效率。白皮書首先論述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并從政策要求、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發展、痛點問題三個維度對生態環境監管工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詳細分析區塊鏈技術如何服務于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化解其中的痛點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包括技術架構與標準規范體系兩方面的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頂層設計并詳細介紹其中所使用的關鍵技術,之后分析了環保設施運行監測、證據校驗、協同執法/案件移送三個“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應用場景。最后,對區塊鏈技術在生態環境監管工作中應用的未來進行展望并提出建議。
白皮書由實驗室牽頭,聯合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鄒平分局、杭州安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信源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融區塊鏈發展促進會(FISCO金鏈盟)和申科科技集團共同編制完成,得到了各參編單位的大力支持。未來,實驗室將立足自身優勢,聯合產學研用各方,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環境治理工作中的應用落地。
(附:《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應用白皮書》發布PPT)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