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與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的雙重影響下,我國制造業正面臨重大沖擊,而在疫情中,全球
供應鏈的打破,防疫物品的供不應求無一不體現了數字時代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緊迫需求。工業互聯網,正是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早在2015年5月,國務院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正式將工業互聯網定位為國家戰略,拉開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序幕。此后,全國各地政府均將工業互聯網定為重點方向,相關政策落地紛紛進入快車道。2020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明確把工業互聯網列入新基建范圍。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培育新興產業集群。而在近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文中,明確提及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推動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標準體系、安全管理體系,推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生態建設。可以看出,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支撐,是我國數字經濟全面轉型的關鍵環節,已被擺在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先位置,在我國未來的經濟戰略部署中占據極高的地位。
而
區塊鏈,一種非對稱加密、分布式計算、哈希指針、數字簽名等的集成技術,具有可信協作、隱私保護等技術優勢,可在工業互聯網中實現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與工業互聯網實現深度融合,尤其是在工業互聯網數據的確權、確責和交易等領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但目前,不論是工業互聯網還是區塊鏈,作為多主體協同的新興技術,均存在數據處理速度低效、數據安全性不足、跨鏈協同難、監管缺乏等問題亟待解決。
從此角度看,“星火·鏈網”的建設具有極其深厚的內涵,其作為工業互聯網與區塊鏈的融合創新載體,通過網絡標識體系的構建為區域工業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營造了全新的底層數字化環境,是我國突破當前技術和應用瓶頸的現實需要,也是對我國新基建頂層設計的有力響應。而從另一層面,發展數字經濟需要工業互聯網以及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等作為關鍵支撐,“星火·鏈網”更是對新形勢下我國應對未來科技變革、實現社會轉型的客觀需求。可以預見,隨著“星火·鏈網”各級節點建設進度的不斷加快,覆蓋地區范圍持續拓寬,其將作為基礎設施依托,在我國數字經濟突破核心技術、構建產業
聯盟生態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