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零壹智庫與數字資產研究院聯合發布的《政府
區塊鏈項目招投標普查報告2020》(下稱:報告)數據顯示,自2016年首次出現政府區塊鏈相關招投標項目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86個政府部門、政府下屬科研機構發布區塊鏈相關項目。招標單位覆蓋18個省,企業單位是政府
區塊鏈項目中標的主要力量,其中小微企業占比超過60%;僅2020年全年來看,政府區塊鏈項目招投標呈現招標數量多、覆蓋地域廣、參與企業多、中標金額大等特點。
具體來看,2016年-2020年政府招標項目數量分別為1個、3個、9個、28個、72個。《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政府招標的72個項目中,側重領域并不相同。其中應用開發類占比最高,占比67%,而在應用開發類當中,又可進一步劃分為
金融、存證、商業、政務、民生、網絡安全等領域。其中,政務領域的應用開發項目招標數最多,為17個;存證和金融領域緊隨其后。
《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招標與采購網查詢發現,去年在政務領域已有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所需哈爾濱市政務服務區塊鏈平臺項目、
杭州市區塊鏈電子印章場景應用平臺服務項目、
廣東省政務區塊鏈基礎平臺建設等項目招標。
其中,杭州市區塊鏈電子印章場景應用平臺服務項目金額較高、較為典型。是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在2020年12月份發布并完成招標的項目,最終由螞蟻區塊鏈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以1848萬元的價格中標。據了解,該平臺將為政府、企業、公眾提供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印章可信流轉、授權使用、實人核驗等功能,全面解決在制章、管章、用章等方面的痛點。
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執行董事付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區塊鏈正在走出科研院所,走入尋常生活,政府需要區塊鏈賦能更具體的應用場景”。
此外,從區塊鏈項目中標金額來看,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2020年中標金額超過500萬元的項目僅有9個,其中7項在2020年發布并完成評標。
具體來看,
雄安新區自主可控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項目中標金額最高,高達3851萬元;區塊鏈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項目中標金額為3500萬元;中標金額最低的為金昌市網絡貨運區塊鏈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為58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區自主可控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項目也是迄今為止政府區塊鏈項目中總中標金額最多的項目。據了解,該項目于2020年9月30日發布,是綜合性關鍵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為雄安新區后續
區塊鏈應用提供可靠的底層平臺,推動區塊鏈與經濟社會的全面融合。
孫翼表示,“項目中標金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項目功能的復雜性與項目規模,2016年-2018年政府區塊鏈項目中標金額整體較低,顯示出當時區塊鏈項目尚處在初步發展期;2019年,50萬元-300萬元的項目逐漸增多,一些綜合性區塊鏈項目開始出現;2020年區塊鏈項目整體中標金額均有所提升,并出現了多個千萬元級項目,反映出政府區塊鏈項目已經進入大型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建設的階段”。
付饒也指出,“大項目中標金額連創新高,意味著隨著技術的成熟,大型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綜合類項目將開始出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