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
區塊鏈系統的性能一直是制約其發展和普及的瓶頸。特別是公有鏈,由于性能限制,用戶間必須互相競價,價高者才能把自己的交易記錄到區塊鏈上。這樣的使用體驗就像我們剛剛能用手機上網的時候,又貴又慢,高昂的費用將很多潛在用戶擋在門外,也扼殺了無數潛在的
區塊鏈應用。
有人說,性能差是
區塊鏈技術固有的缺陷,想解決就必須犧牲安全性或去中心化,比如減少共識節點數量,用
聯盟鏈代替公有鏈。實際上,從計算機和網絡通信的發展水平來看,用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實現幾千TPS吞吐量的區塊鏈是完全可行的,區塊鏈系統性能的短板不在硬件而在共識算法。
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首席技術官伍鳴表示,Conflux樹圖公有鏈實現高性能的秘訣在于打破了“區塊一定要串成一條鏈”的思維定勢,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樹圖(Tree-Graph)結構的高性能共識算法。
“區塊只是交易的載體,拘泥于鏈狀的結構,如同給區塊鏈套上了性能枷鎖。”伍鳴介紹,樹圖共識算法拋棄了簡單的鏈狀結構,先用圖的結構組織區塊,再用算法把這些區塊排出一個所有共識節點都一致認可的先后順序,實現了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區塊鏈共識。這些區塊在邏輯上的順序和普通的區塊鏈并無二致,不影響交易的執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