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前稱,這場“新型貨幣戰爭”可追溯到2008年全球
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中央銀行的聲譽及整個金融體系的信用中介功能受到廣泛質疑,奧地利學派思想回潮,貨幣“非國家化”的支持者不斷增多。在此背景下,以
比特幣為代表的不以主權國家信用為價值支撐的去中心化可編程貨幣“橫空出世”。“去中心化”
數字貨幣的興起,更像是鬧鐘,喚醒了中央銀行應重視法幣價值穩定,喚醒中央銀行不能忽視數字
加密貨幣這一難以回避的技術浪潮,喚醒中央銀行應重視央行貨幣與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
姚前介紹,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啟動法定數字貨幣研究,論證其可行性;2015年,持續充實力量展開九大專題的研究;2016年,組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
2016年之后,各國中央銀行也開始行動起來,開展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央行加密貨幣實驗,比如,加拿大的Jasper項目、新加坡的Ubin項目、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Stella項目、泰國的Inthanon項目,還有我國
香港的LionRock項目等。
這是一條全新的賽道,參加者有私人部門,有公共部門,有主權國家,有國際組織,有金融機構,有科技公司,有產業
聯盟,有極客,有經濟學人……總體看,這場“新型貨幣戰爭”才剛剛開始。
在這場競賽中,
區塊鏈技術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比如,加拿大的 Jasper項目、新加坡的Ubin項目、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Stella項目、中國香港的LionRock項目、泰國的Inthanon項目,都采用了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技術路線。
當前,各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央行數字貨幣實驗進展迅速,內容已涉及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交易性能、身份認證、券款對付、款款對付等廣泛議題。
姚前認為,區塊鏈技術具有難以篡改、可追溯、可溯源、安全可信、異構多活、智能執行等優點,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雛形,是新型的價值交換技術、分布式協同生產機制以及新型的算法經濟模式的基礎。作為一項嶄新的技術,區塊鏈當然還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與不足,但這正說明該技術有巨大的改進和發展空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