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5日,刊登在《紐約客》雜志上的漫畫:“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非常貼切地描述了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痛點——無法直接建立信任關系。換句話說,我們企業經營與發展處于一個“弱信任”環境中,信任本身雖然真實存在,但是信任的關系不夠強。
這體現在交易中違約和欺詐的風險是真實存在且時有發生。比如,傳統的經濟與交易往來中,當一筆借款時發生,往往需要簽訂借條或者第三方擔保的存在。就是因為在“弱信任”的環境當中,我們無法直接確認彼此之間的身份。因此,就需要依賴銀行、支付寶、微信等中介機構提供支付擔保等。
一方面,這對企業的數據、隱私乃至資產造成安全隱患,同時還需要支付較高昂的中介成本。我們從跨境轉賬的業務中,窺一斑而知全豹。電匯是目前跨境匯款的主流方式,在這個過程中,銀行、SWIFT都會收取較為高昂的手續費。比如我國通過中國銀行進行跨境匯款,需要單筆150元的電訊費用,周期一般需要3-5個工作日。資金需要經過匯出行、中央銀行、代理銀行、收款行等多個機構。當然,在整個匯款的過程中,不同的貿易模式也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
另一方面,因為“弱信任”的環境,也使得很多實體經濟的企業在發展中,難以獲得資金的支持。比如,很多企業在貸款的過程中,貸款材料往往由一些違法的機構輔助編制,真實性存疑,有時經常會出現一個企業可能有好幾個賬本的情況。這樣一來,無論是銀行,還是企業的貸款成本,都在無形中被提高。很多實體經濟的企業,很難順利得到資金的支持。
區塊鏈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發展,要基于解決實體經濟在發展中的痛點,這也是
區塊鏈技術助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而這些因為“弱信任”帶來的“成本溢出”,將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大規模落地應用,得到有效改善甚至被徹底地解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