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近年來,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綱領性文件,以加速推動我國
區塊鏈技術發展落地。據不完全統計,2020 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層面共發布了 179 條區塊鏈相關政策,政策內容包括產業培育、落地應用、行業監管等多方面。政策紅利之下,區塊鏈產業正在加速爆發,區塊鏈企業數量逐年上升。根據賽迪智庫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區塊鏈企業發展報告》,我國
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持續增加,總數已超過 4 萬家,僅2020年上半年,新成立的企業高達8146家,增長率達到275.31%。
各行各業對不同種類的區塊鏈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根據拉勾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新基建人才報告》,六大新基建直接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指數大幅上升,其中區塊鏈行業人才需求增幅達67%,為新基建相關行業最高。
但是,作為一個新興發展的行業,人才緊缺正在成為制約區塊鏈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區塊鏈招聘市場中,人才處于“一將難求”的地步。《光明日報》報道援引從業者觀點指出,區塊鏈行業仍處在相對早期的起步階段,目前在國內外的大學里幾乎都沒有單獨設置針對區塊鏈行業的學科,用人單位雖然開出了豐厚的待遇,但符合要求的求職者可謂鳳毛麟角。
由工信區塊鏈產業人才研究所指導發布的《2020區塊鏈產業應用與人才培養報告》中具體指出了中國區塊鏈行業人才培養面臨的難題:
1.在人才培養時間方面,因為區塊鏈行業還是一個新興事物,行業人才的培養時長和入行難度均比互聯網行業要高。
2.在政策方面,缺乏人才培養政策。
上海、
香港、
杭州、
重慶、貴陽等地紛紛出臺數字經濟區塊鏈產業“搶人”政策,但相關明確的人才培養政策還未完善。
3.存量人才質量方面,擁有相應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的存量人才鳳毛麟角。
4.在人才標準方面,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已發布首個區塊鏈崗位能力標準,但整個行業的人才培養標準還有待豐富和完善。
概括來說,由于區塊鏈人才培養周期長,高校培養體系不完善,且區塊鏈涉及IT、通信、密碼學、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等諸多知識領域,需要具備一套高度復合性的知識體系,因此“區塊鏈+產業”的復合型人才嚴重匱乏,持續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
針對這一區塊鏈人才市場的巨大痛點,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特推出“區塊鏈工程師(高、中、低級)”人才認證教育考試培訓項目,旨在解決區塊鏈人才巨大缺口的同時,提高參訓人員區塊鏈工程技術能力,完善區塊鏈再教育培訓體系。
二、應用行業及場景
物流溯源
產品生產流轉的全流程信息由各參與方(生產商、物流倉儲服務商、檢驗檢測機構、經銷商等)在鏈上進行登記記錄,并分布保存于區塊鏈各個節點中,利用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產品生產流轉過程的可追溯性。消費者通過手機APP識別產品的唯一標識,并通過該標識從區塊鏈溯源平臺即時獲取產品生產流轉的各環節信息。
核心交易場景搭建
將區塊鏈與原生系統對接,平臺中產生數字商品交易后,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特性將數據上鏈存證。原生系統從區塊鏈中獲取交易信息,將交易的數字商品與賣家解綁,與買家綁定,實現數字商品自動化交易切割。出現糾紛時,平臺可提供區塊鏈中存儲的交易證據。
版權保護借助區塊鏈技術,打造區塊鏈版權交易商城
幫助版權著作者和版權使用方建立一個真實有效的知識產權交易管理平臺。區塊鏈存證:聯合多家公信機構,將版權信息形成唯一有效的資產編碼,鏈上確認權益。引入智能合約:將傳統線下版權登記等方式通過技術線上實現,避免繁瑣的文書工作。支持在平臺內流通,方便使用者購買。依賴于個人承諾、機構也可通過線上自動執行版權交易。去中心化管理:交易數據采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記賬,保證交易不可篡改。使用技術手段保證版權流轉有效性,保障交易各方權益。
鏈上唯一標志碼:搭建基于區塊鏈的開票平臺,為每張電子發票生產一個唯一標示的密鑰,發票一經使用,開票數據直接上鏈,保證一票一碼。引入監管保障真實性:財政電子票據系統作為數據認證節點,保證票據真實性,并提供驗證服務平臺內各方信息實時共享:基于區塊鏈多中心化存儲數據共享,平臺內各參與方共同維護開票數據,發票狀態一經改變便及時記錄、實時共享。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性,數據更加透明,讓合作者之間更能信任采用二級分銷模式:讓后進入者和先進入者之間沒有成本差異,而更有意愿加入增加通證流通方案:通證可以在商城中進行商品購買,且支持第三方
電商商品購買,使得通證真正可以被使用,保證通證流通的價值權益。
三、項目特點
認證項目以區塊鏈國家標準意見征求稿為依據,《信息技術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 參考架構》(計劃號:20173824-T-469)、《信息技術 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 存證應用指南》(計劃號:20201612-T-469)、《信息技術 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 智能合約實施規范》(計劃號:20201615-T-469)作為職業技能等級考試培訓項目中培訓方案、考試大綱、培訓教材和學習資源的開發依據,填補我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在區塊鏈工程技術職業領域空白,推廣執行本標準,將極大推進區塊鏈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和認證工作,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發展性。培訓內容緊貼區塊鏈行業需求,以職業素質、崗位能力為導向,圍繞各職業能力等級核心知識點,強調“任務驅動型”實戰教學,采取“線上學習+線下授課”雙結合的方式,理論結合實戰,課程中配備豐富的實際應用案例和實訓平臺,培訓師來自業務一線,具有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認定的企業內訓師資格,具備業務實操和授課教學的“雙經驗”。
院校培訓中,開展師資培訓和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兩種形式,對賦能教師和教授學生兩手硬,客觀上起到促進院校相關專業建設的作用。認證內容分作三個板塊。第一,從業人員職業素質;第二,區塊鏈工程技術應用;第三,區塊鏈工程技術產品價值挖掘。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從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守則三個方面展開;區塊鏈工程技術從分布式編程、數列結構構架、網絡節點算法實現、結構控制、CPP密語、可視化、分析挖掘等方面展開;區塊鏈工程技術產品價值挖掘從分析策略的角度對區塊鏈產品項目做描述性分析、預測性分析、規范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工具,、商業價值挖掘,企業區塊鏈垂直應用等方面展開。旨在培育受訓者的職業操守、技術能力、業務能力,具備區塊鏈產品思維模式,能夠將政府、企業、機構的數據技術轉化為有用的商業價值,不僅具備區塊鏈工程技術、產品挖掘的能力,還能具備市場營銷、商業模式、數據產品、企業管理、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思維。
四、基本課程設置
基礎知識
4.1 區塊鏈產業現狀及趨勢
(1)國內外區塊鏈分析行業現狀。
(2)區塊鏈基礎知識。
4.2 分布式編程-分布式中心化編程與一致性
(1)分布式的一致性協同性共識。
(2)數列結構與線性表。
(3)網絡節點與共識算法實現。
4.3 Solidity智能合約文件結構
(1)Solidity語言的數據類型。
(2)表達式與控制結構。
(3)Truffle詳解。
4.4 詳解區塊鏈
(1)以區塊鏈基礎與區塊節點。
(3)以太坊智能合約編輯轉換并執行。
(4)以太坊發布與EOS智能合約應用。
(5)對稱和非對稱加密
(1)比特幣源碼與CPP語法。
(2)對稱加密與DES加密解密。
(3)高級同態加密解密。
(4)比特幣源碼的框架介紹與工具管理。
4.6 區塊鏈碼
(1)區塊鏈合約樣例
(2)安裝&實例化鏈碼
(3)調用&查詢鏈碼
(4)升級鏈碼
(5)編寫鏈碼
4.7 區塊鏈場景模擬
(1)區塊鏈存證
(2)區塊鏈溯源
五、培訓說明
1.受疫情影響,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針對本次培訓的學費標準制定特殊優惠標準,且采取線上直播方式授課。
2.由于疫情影響,本期培訓采用線上培訓和考試方式,并由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授權合作單位制定開班最低班額。
3.報名學員煩請務必先提交“報名回執”,待得到通知后再繳納學費,并提供匯款憑證。切勿直接繳納學費。
4.為保證培訓質量,如報名超員,則按報名時間排序,順延至下一期培訓,具體時間以通知為準。
5.學員需全程參加培訓,并且考試合格,方可獲得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頒發的“區塊鏈工程師”證書。
6.請學員參加培訓時,務必保持網絡暢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