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設立中國人民銀行
數字貨幣研究所后,中國已開始試驗國家層面的數碼貨幣。全球正醞釀一場誰能率先推出大規模數碼貨幣電子支付的競賽,而中國中央銀行正處于領頭人位置。試驗地區包括
江蘇、
浙江、
安徽、環渤海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并涵蓋交通、教育、保健等其他消費品及服務。去年10月,在抽紅包活動中,5萬名
深圳居民每人獲得了200元數位人民幣,以慶祝中國改革開放及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在使用這些獎勵的同時,以行動實踐了有關數碼貨幣的理論。有見大規模中央數碼貨幣即將到來,不同
金融機構近期對
區塊鏈技術的興趣有增無減。
香港本地也有很多針對金融服務業的跨境融資及信息流通方案,與香港融合內地及其他國家的政策相輔相成。以下是3個已經在市面上實行的實例︰
香港交易所Synapse──滬深港通北向交易全新綜合結算服務
AlipayHK海外跨境匯款服務
貿易聯動──貿易融資服務
金融機構進一步投資
區塊鏈技術前應考慮的主要因素;埃森哲報告指出,80%金融機構已經或正在考慮采用區塊鏈技術,而65%認同區塊鏈技術將會是企業維持競爭力的必要條件,毋庸置疑金融服務業對分布式分類賬技術的興趣非常大。不過與其他新科技一樣,不要盲目被「新生代魅力」吸引,作出客觀評估至關重要,必須充分了解分布式分類賬技術所帶來的挑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