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區塊鏈承載著我國在新興領域占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的期待。
白皮書顯示,2013年至2020年9月,全球區塊鏈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3.5萬件,授權量達到2165件。申請方面中國以2.1萬件高于其他國家,授權量方面中國也以998件處于領先水平。
但是白皮書認為,受制于技術自身瓶頸和理解成本較高,區塊鏈距離真正大規模落地仍需一段時間。而Gather發布的2020年中國ICT技術成熟度曲線則顯示,中國
區塊鏈技術已從泡沫破裂谷底觸底反彈。
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過262家上市公司涉足區塊鏈領域,分別來自保險、房地產、商業百貨、安防設備、包裝材料、電信運營等39個領域。而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布的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中,上市公司
區塊鏈項目達到45項。
其中,
金融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中探索最多的場景,在
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支付清算、資金管理等細分領域都有具體的項目落地。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國內已備案的區塊鏈信息服務中,金融(含供應鏈金融)領域項目數量排名第一,占比高達36%。
比如,近日發布的
雄安新區區塊鏈底層系統(1.0),標志著國內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操作系統開發完成投入使用。該系統采用自主知識產權,搭建起了一條“核心鏈+應用鏈”多層鏈網融合的新型區塊鏈底層架構,并在吞吐量、跨鏈協同、數據可信交換、安全等痛點問題方面實現創新突破。據悉,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堅持在實踐中深耕探索
區塊鏈應用發展,目前已有工程建設資金區塊鏈信息管理系統、征遷資金區塊鏈平臺、財政非稅收入和電子票據區塊鏈等系統和對接場景應用場景落地實踐。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