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瓶頸技術難題有望在2021年“跨前一步”——提高共識算法,為打造高效區塊鏈系統貢獻從“0”到“1”的創新之光。
——龍凡,
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院長,畢業于清華大學姚班,被稱為區塊鏈前沿領域“華人四杰”之一。
區塊鏈就是“挖
比特幣”?殊不知,這里是未來信息科技發展的必爭之地。在區塊鏈的技術創新中,中國的千萬技術人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位于徐匯西岸AI TOWER 里的樹圖研究院,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21年,龍凡將率領樹圖研究團隊,在區塊鏈瓶頸技術難題中“邁前一步”——提高共識算法,為打造高效區塊鏈系統貢獻從“0”到“1”的創新之光.
長期以來,在區塊鏈底層技術領域,一度被認為沒有中國人甚至華人什么事,直到“樹圖”(Conflux)出現,才讓全世界認識到了華人對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研究與貢獻。 “我們要做一個真正好用,能夠解決當前區塊鏈使用瓶頸的下一代公鏈。”作為上海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研發機構之一,龍凡領導的樹圖研究院正在開拓著信息科技最前沿的“希望田野”。
位于徐匯西岸智塔AI Tower的39樓,樹圖研究院聚集了區塊鏈領域最頂級的華人科學家龍凡博士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公有鏈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底層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之一,和互聯網的地位相當。目前,區塊鏈正處于一個技術迭代的階段,面臨很多瓶頸。例如,流行的區塊鏈公鏈“
以太坊”,每秒只能處理10多筆交易,Visa、MasterCard信用卡網絡,每秒則可以處理幾千筆交易。
理論上,我們首要專注的是就是區塊鏈系統的性能,因為性能決定了使用
區塊鏈技術的成本。只有區塊鏈的使用成本降下來,才能真正的賦能各行各業。去年,上海區塊鏈底層系統完成主網上線,正是以“樹圖”為核心。Conflux希望在不犧牲去中心化的情況下,能夠把現在區塊鏈的性能提升1000倍以上。目標實現后,將帶來區塊鏈行業的“公鏈革命”,給
區塊鏈應用落地帶來無限可能。
“2021年,我們會帶來更多重磅的研究成果。在持續提升區塊鏈技術的功能和效率的同時,還將幫助解決區塊鏈上的隱私難題。”龍凡還透露,在區塊鏈底層網絡上,可驗證與不公開是一直充滿矛盾,目前從算法上解決這對冤家,已經初露曙光。而區塊鏈技術在上海賦能行業的“超前”探索也在繼續,繼建筑、
金融行業之后,
航空產品與區塊鏈技術的“混搭”之旅,也將在上海起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