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布式
在真實世界中,
區塊鏈的參與者是相互獨立的個體,但是在區塊鏈中,他們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每一個管理完整節點的參與者都需要維護一份完整的賬本,當有新的交易發生時,這些賬本將被更新。具體地說,節點是參與者擁有或使用的能運行共識算法的計算機。除遵守預定規則外,所有參加者均可看到賬本的全部內容,但無權更改。
2、加密
區塊鏈采用公鑰或私鑰等技術,以安全、半匿名(參與者使用假名)的方式記錄區塊中的數據。參加者掌握了他們的個人身份和其他信息,只分享了交易中必需的信息。
3、不可篡改
在交易結束后,記錄將被加密簽名,用時間戳按時間順序添加到帳簿中。僅當參與者達成協議時,交易記錄才會被破壞,或者以其他方式被改變,這樣的協議被稱為“分叉”Fork。
4、通證化
區塊鏈上的交易和其他交互都涉及安全的價值交換,這些價值以“通證”的形式表現出來,通證即是基于
區塊鏈技術發行的數字資產,也可以理解為加密的流通數字資產證書,簡稱為通證。使數字市場更加高效,從而實現了通證創造的目標。通證可以以數字形式代表實體資產,作為一種回報機制來激勵網絡參與者,也可以用來創造和交換新的價值形式。另外,通證支持區塊鏈中個人和企業參與者掌握他們自己的數據。
5、去中心化
分布式網絡中的多臺計算機,或稱為多個節點,維護網絡信息和網絡運行規則。實際上,去中心化意味著沒有一個實體可以控制所有的計算機和信息,或者由一個實體制定規則。每一個節點都保持著相同的加密賬本和網絡記錄。整個節點運行的共識機制負責交易的確認和批準。這一非中心化、共識驅動的體系結構意味著不再需要中央權威機構進行組織治理,同時也防止了欺詐和惡意交易。
這五個主要因素結合起來,可以支持兩個以上不認識的參與者在數字環境中安全地進行交互。五大因素缺一不可的,如果其中有一個或幾個元素缺失,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就會受到限制,甚至成為雞肋。
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業界很多人并不這么認為,但事實是,無論是國內外,政策的推動以及亮化工程的需求都支持了許多“偽區塊鏈”支撐的項目,整個行業發展仍處于眾多機會主義參與者渾水摸魚的初期。許多中心化參與者把區塊鏈看作是數據庫技術,他們試圖用一種模糊的或者是對自己有利的方式來定義市場。
可見的區塊鏈并非數據庫,盡管許多
聯盟鏈技術團隊為了便于理解,將它解釋為數據庫,但兩者仍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與數據庫不同,區塊鏈并非存儲信息的通用方式;此外,區塊鏈是不可篡改的,數據庫支持對信息的讀、寫、刪除或修改;更重要的是,數據庫雖然可以分發給多個參與者,但只有一個中心管理員,而在區塊鏈中,管理是通過共識來實現的。
不可否認,今天的區塊鏈仍處于應用的早期階段,目前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也僅僅使用了5個要素中的幾個,而當未來的整體發展環境(技術、法律等)允許時,區塊鏈整合5個要素的合力,必將充分發揮其潛力,支持一系列新的數字交易,推動更大的價值流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