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區塊鏈底層系統(1.0)是新區集聚國內區塊鏈頂級研發力量,共同開發的區塊鏈自主可控底層系統。系統采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搭建起一條‘核心鏈+應用鏈’多層鏈網融合的新型區塊鏈底層架構,并在吞吐量、跨鏈協同、數據可信交換、安全等痛點問題方面實現創新突破。”雄安區塊鏈實驗室副主任李軍表示。
打造數字城市新基建,推動技術產業新變革。雄安的智慧城市建設,首先建設底層基礎設施。一般的數字智慧城市建設多是智慧政務、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
能源與環保等方向的建設,而雄安新區作為一張“白紙”,則從具有公用性、開放性、基礎性的基礎設施開始布局搭建智慧城市。在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之上接入數字身份、數字信用等,提供經濟、便捷、安全、可靠的區塊鏈基礎公共服務,為
區塊鏈技術研究、城市應用、行業應用等提供一個彈性的、靈活的生存、生長環境,促進構建豐富的城域
區塊鏈生態。
李軍認為,雄安區塊鏈底層系統(1.0)具有速度快、安全、管理的隱私性等特征,包括建、用、管、擴、跨、治6類技術場景開發,是具有彈性可擴展的架構,自主可控性表現在核心架構算法的自主性,關鍵代碼不涉及知識產權情況下的可控。
“沒有它,城市大腦不能運轉,數字城市的智能系統方方面面都與之息息相關。”李軍稱。
“區塊鏈技術能夠賦能新型信用體系和治理構建,將人與人,人與世界的信任規模化,通過數字身份認證建立新型信用體系。區塊鏈還可以保障數字資產交易和存證服務的安全,因為區塊鏈本質是一種安全透明、分布式交易驗證和數字賬戶系統。”中電科網安院智能城市安全研究所技術總監戴超表示,區塊鏈帶來信任橋梁,能夠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獨立,有效解決產業發展中面臨實體協作難、數據共享難的痛點,從而發揮降低產業成本和增強效能的作用。
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認為,雄安區塊鏈底層系統(1.0)的發布,對于雄安新區建設意義重大,它包含2大創新架構、9項關鍵技術和5類應用場景,對雄安技術和產業發展、數字城市建設起到重要支撐。“在這個意義上,它既是堅實的技術‘底’,也是智能城市的‘穹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