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3593
    • 0
    • 分享到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區塊鏈的“三元困境”

    2020-12-10 22:32

    來源: 新浪財經

    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教授Markus Brunnermeier: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么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征,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征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征是什么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于區塊鏈的分類賬,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并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賬,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賬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賬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主持人:首先請問Brunnermeier教授。我們對您最新提出的關于人工智能管理和區塊鏈經濟學的觀點十分關注,您能否講一講您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對于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與區塊鏈相結合來解決區塊鏈理論框架中的一些挑戰,您有何看法?

    謝謝,很高興來到本期節目與大家交流。我想講講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兩者之間有何聯系和區別。我在身后放了一張圖表,今天想和大家談談人工智能的治理,以及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的問責。關于兩者的關鍵區別:區塊鏈的本質特征在于記賬,即記錄發生過的事件,記錄過去做出的決定;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旨在預測未來,或做圖像識別,即關于現在或未來的決定。我認為,這是兩者的關鍵區別。但這兩者都存在問責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人工智能治理。

    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先說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面臨的重大挑戰是,一切都在黑匣子中進行。你輸入信息,黑盒子處理信息,然后給到輸出信息。但很難說清楚,這些信息是怎么處理的,誰對此負責?這主要涉及相關性或因果關系。因果關系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確定誰負責,“這個人負責”或“這臺計算機負責”。我們必須在法律體系中必須明確這一問責,這是一大挑戰。如果是交互式人工智能,則挑戰更大。

    比如,公司A運行一個人工智能系統,公司B運行另一個人工智能系統,這兩個系統交互、交易等等。問題是,如果出現事故或者出現問題,是哪個系統造成的?我們無法查看各個人工智能系統的黑匣子內部。這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會兒進一步討論。舉兩個例子:一、自動駕駛汽車,公路上兩輛自動駕駛汽車發生車禍。我們必須確定是哪輛車的錯,誰為此車禍負責。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在經濟學和法律中將更為常見。二、算法交易,一會兒我也會講算法交易。講的是未來決策,即,預測未來會出現什么情況,然后根據預測做出相應決策。

    區塊鏈是什么?區塊鏈本質在于記錄,記錄發生的事件。我們需要達成一項協議,各方都遵守協議。記錄分為不同方式。一種是集中式記錄,即,所有交易記錄在一個賬本上,該賬本由一家大公司持有;另一種是去中心化記錄,即,存在多個分類賬,每個人都可以在分類賬副本上記錄。此時需要一個協議,一個共識算法,規定哪些是各方達成的共識。最近,我和Joseph Abadi合作研究的一項內容是區塊鏈的三元困境。什么意思呢?三元困境指,我們希望同時擁有三個特征,但只能擁有兩個。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三個特征同時成立,但實際只能實現其中兩個。這三個特征是什么呢?三個特點是:一、獨立性,即,系統自給自足,無需要依賴系統外部因素。這是第一點;二、資源效率,即,減少資料浪費。我們看到,區塊鏈、加密貨幣以及其他基于區塊鏈的分類賬,比如供應鏈管理,這些會耗費大量電力。我們設立的協議等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可能產生大量的電力浪費。我們希望減少電力浪費。這是第二點。

    三、單個實體不能獲得租金獲取。即,避免實體獲得部分租金并從中獲益。我們希望這三點同時滿足,但做不到,只能滿足兩個。如果是集中式分類賬,就會出現壟斷。一個實體負責寫賬本,或者兩個相互競爭的分賬本。比如,某個實體負責運行一個支付系統,這個實體必須報告真實的交易數據以保持可信。因為如果失信,就會失去所有未來的租金。但必須有租金才能獲益。可以通過這一方式激勵實體保持可信。

    比如,如果使用集中式分賬本,會有很多集中式分賬本。為了得到正確信息,你需要向中心實體機構支付費用或租金。同時該機構為保持盈利會在分帳本上報告正確的交易及其他信息。再比如,工作量證明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區塊鏈,所有信息通過去中心化方式記錄,不存在中心權力機構。從這一角度來看,去中心化的優勢在于避免集權。由于沒有中心權利機構,因此需要共識算法和協調,因此產生信號。而這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即,違背了資源效率這一點。

    另一個好的特性是自給自足并避免尋租獲利,除了這兩點外,我們希望滿足的另一點是避免電力的大量浪費。區塊鏈、比特幣等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區塊鏈公式算法權益證明。權益證明區塊鏈依賴于系統外部獲得驗證,這違背第一點,自給自足。因此,這項研究表明,三個特點無法同時全部實現,而是只能實現二個,接下來,我們繼續討論過去、問責、記錄。記錄非常重要,我認為,記錄將自動化。區塊鏈技術會助力實現記錄自動化,但我們也知道記錄自動化的進步較緩慢。集中式賬本、集中式貨幣,在賬本上,所有信息都保存在一個單一計算機系統中,而非多個相互競爭的計算機系統,從而保證效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速度還不夠,還未達到能夠處理支付寶、微信支付或Visa支付等數百萬支付的水平。這是我們在技術方面面臨的一個挑戰,當然能源的巨大浪費也是一個挑戰。

    剛才講的是關于過去的決定和未來的決定,接下來是關于人工智能管理。面對這種黑匣子,我們要問的是,人們對這些預測、圖像識別或其他識別算法的使用應到什么程度?算法需要公開、分布到什么程度,以實現其他人可對其進行驗證或傳給法院?如果出現爭議,法庭能否看到算法?能否操控算法?我們可以從這些算法中學到什么特點?這些都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理解。所以,我認為管理和問責都是極為重大的問題,未來會凸顯。只有明確問責、明確責任分配,經濟體系才能良好運轉。

    通常我們青睞“誰做決定,誰負責”的責任原則。對于人工智能,做決定的是機器,但承擔法律責任的不能是機器,而是機器的主人。但同時,該機器的制造商也有責任,購買機器或人工智能算法后使用該機器/算法的人也有責任。還有許多法律問題有待解決。如果責任分配不明,就存在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不利于經濟健康。人們都不喜歡不確定性,都希望責任分配明確。責任分配明確后,不確定性就會隨之消失,人們會更愿意發展這一技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