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省內頭部
電子商務平臺健全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
供應鏈,帶動商品、技術、服務等發展。推動傳統零售和電子商務資源整合,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模式。鼓勵發展工業、直播等電子商務新模式,更好服務個性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到2022年,全省網絡零售額達到2.6萬億元,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達到1400億元。
強化移動支付之省建設,加快二維碼、生物識別、支付標記化等技術應用,加強海內外支付技術和商業模式合作。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科技公司開展無接觸貸款、線上投資理財理賠、線上便民繳費等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機構應用新一代
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智能投顧、智能認證、智能量化投資等業務。到2022年,常住人口移動支付覆蓋率達到90%。
推進智能亞運建設
建設亞運會云轉播中心,構建“5G+4K/8K”視頻采編、賽事實況直播、視頻傳輸等系統,實現5G網絡在亞運會場館、交通樞紐的優化布局和優質覆蓋。打造智能亞運典型智慧應用場景,加強數字孿生、沉浸式觀賽、復眼攝像、多場景一臉通行、快遞配送機器人等布局。
拓展數字化創業就業新空間
強化“互聯網平臺+創業單元”等新模式效應,培育省級直播電子商務基地和網紅經濟集聚區,開展“村播計劃”和“浙造好物”推廣行動,支持微商等自主就業、分時就業。鼓勵商業銀行合理降低個體工商戶融資成本,引導互聯網平臺企業降低個體經營者交易服務費。到2022年,培育20家以上全國領先的生活性服務行業垂直平臺、100家以上區域性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壯大微經濟等個體經濟
支持微內容、微創新、微應用、微電影等萬眾創新,推動兼職就業、副業創業等個體新就業模式發展。引導“宅經濟”科學發展,促進線上多樣化社交、線上直播等規范健康發展。建立微經濟等新業態成長型企業名錄,深挖新型就業“蓄水池”。加強新業態新模式就業統計監測。
鼓勵靈活就業和多點執業
探索完善醫療、教育等行業從業人員多點執業新模式。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搭建靈活就業、共享用工服務平臺,提供線上職業培訓、靈活就業供需對接等就業服務。探索適應跨平臺、多雇主間靈活就業的權益保障和社會保障等政策制度,完善適應新職業、新工種變化的人才培養、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職業行為規范等相關政策。
加強線上職業技能培訓
完善線上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推動職業院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共建在線模塊化網絡課程,積極開展云端招聘、網上簽約等就業服務。鼓勵運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機互動等數字化教學培訓手段,推廣微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在線直播等新模式。到2022年底,完成超100萬人次的線上培訓任務,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超過32%。
深入推進公共數據開放應用
加快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和數據匯聚,形成全省統一規范的公共數據資源體系。全面實施《
浙江省公共數據開放與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建立規范有序、安全高效的公共數據開放利用機制,加快形成公共數據資源市場化服務機制。到2022年,開放數據集總量10000個、數據項50000個以上,推出數據開放創新應用80個以上。
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
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社會組織等開放自有數據資源,加快構建多源數據采集體系。積極培育
公益性數據服務組織和研究機構。支持
農業、工業、交通、教育等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圍繞智慧城市建設、經濟社會仿真推演、公共衛生安全防控、自然災害防治等重點領域,推動社會數據和公共數據的融合利用,拓展“城市大腦”場景化多業務協同應用。
加強數據要素安全保障
采取數據簽名、加密、接口鑒權等保護措施,運用
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等新技術,探索建立數據產權全鏈條保護機制,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構建數據安全風險預警與防控體系,建立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數據應急采集和應用管理機制。
深化數字政府建設
按照“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現代政府理念,深入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持續完善精密智控常態化機制,推進政務服務2.0平臺、“浙政釘”2.0版、信用“531X”工程建設,構建“互聯網+監管”全鏈條業務閉環,高標準打造人民滿意的數字政府。
建設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
推進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一庫一圖一箱X場景”建設,在
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等區域開展試點,推進多規協同、智慧選址、畝均產出等場景開發應用,并在全省復制推廣。推動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在浙落戶。到2022年,建成全國一流的省域空間治理數字化平臺,國土空間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
建設數字孿生城市
推進全省設區市“一城一腦”建設,加快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礎設施,打造數字孿生城市。高質量推進未來社區試點建設,推進現實社區和數字社區同生共長。啟動工程云建設,加快工程行業數字化轉型。到2022年,基本建成全省“城市大腦”通用平臺,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物理實體+數字孿生”的城市資源優化配置方案。
加快數字鄉村發展
完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發展智慧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推進“浙農碼”開發應用,推廣云農技等惠民服務。搭建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推進生產管理、產品流通、鄉村治理等數字化應用。高標準實施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到2022年,培育15個數字鄉村試點市和縣(市、區)、20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省級試點縣、250家數字農業工廠。
《計劃》還明確對新出現、一時看不準的新業態新模式,設置一定的觀察期,預留發展空間;對關乎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存在較大潛在風險、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新業態新模式要嚴格監管;對非法經營、觸及法律法規紅線的,堅決依法予以取締。
浙江將落實國家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帶動新型消費的稅收政策,優化各級財政對數字賦能的投入,統籌相關專項資金支持新業態新模式重大項目建設。對成效顯著的主體,在申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試點、省重大產業項目及相關扶持專項中給予優先支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