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
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世界經濟格局。區塊鏈發展已進入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新階段,產業區塊鏈將是未來區塊鏈最大的落地方向。
12月3日-12月5日,
火幣大學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第七期“產業模塊”正式開課。在為期三天的課程中,
火幣大學校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于佳寧,火幣大學顧問合伙人方軍,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火幣大學顧問孟巖,碳9資本創始人馮新,BSN發展
聯盟常務理事、紅棗科技CEO何亦凡等區塊鏈行業權威專家帶領學員們針對區塊鏈新基建、產業區塊鏈2.0、通證經濟學、區塊鏈企業家成長、
區塊鏈應用案例解析等產業區塊鏈的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研討。
據今年11月發布由央行指導的《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20)》顯示,區塊鏈去年的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在政務服務、企業支付擔保、海關監管、工業互聯網融合等方面均有前沿落地發展。從區塊鏈的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區塊鏈全球最大的市場。
伴隨著
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顯著加速,產業區塊鏈賦能各行各業的價值迅速顯現。于佳寧首先提出了“產業區塊鏈2.0”的最新觀點。他認為,2021年區塊鏈技術應用將進入“產業區塊鏈大爆炸”新階段,產業區塊鏈2.0=行業上鏈+資產上鏈+數據上鏈+技術融合+CBDC。2021年,區塊鏈行業將涌現五大趨勢,趨勢一是“區塊鏈+”將成為創新創業的主戰場,趨勢二是數字人民幣將成為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動力,趨勢三是區塊鏈、5G、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將改變社會形態,趨勢四是“資產上鏈”成為大勢所趨,趨勢五是數據要素化機遇顯現。
孟巖在《產業區塊鏈與通證經濟》授課中進一步講解了產業區塊鏈的應用模式及其與通證經濟的關系。他認為,區塊鏈是為機器智能時代準備的全球交易網絡,通過區塊鏈和通證,能夠與全球任何組織、個人和智能機器做生意,以任意規模和頻率交易各類資產,極大擴展可交易資產、交易對象和交易內容
如果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主要是平臺經濟,那么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則是通證經濟。方軍在《從“互聯網+”到“區塊鏈+”的商業變革——通證經濟》的分享中,用區塊鏈平臺、智能合約和通證來抽象概括區塊鏈應用的三套件,幫助學員們了解區塊鏈應用的創新模式。
事實上,目前
北京、
江西、
廣西、
貴州等多個省市都對區塊鏈創新發展的應用場景和重點任務進行了具體規劃。上述報告也提到,中國將引領全球區塊鏈技術研究、應用落地及標準建設,區塊鏈具有“強基礎設施”屬性,區塊鏈“新基建”大有可為。
對標實體經濟時代、互聯網時代以及區塊鏈領域的優秀創業者,擁有20余年投資經驗的馮新在《創始人進化論》的授課時強調,區塊鏈企業家對標要按照橫向時間維度,比如原生家庭、教育背景、工作和創業經歷;縱向職責維度,比如找人、找錢、找方向、定規則;斜向素質維度,比如企業家精神、領導力、學習能力等邏輯,觀察區塊鏈領域的創業者,這種對標邏輯同樣重要。
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多次表示,要想抓住區塊鏈時代的機遇,最關鍵是實現認知升級,切實掌握區塊鏈思維。而火幣大學的系列課程,希望能夠幫助區塊鏈領域的偉大創新者用“區塊鏈+”的力量,切實幫助各行各業實現產業升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