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
區塊鏈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于投機者,今年2月,《人民日報》關于區塊鏈的文章,點燃了全國對
區塊鏈技術的熱忱。北大光華
金融科技實驗室研究員竇佳麗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區塊鏈的誕生,將大幅降低價值傳輸成本,又一次極大地解放生產力,應該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
在2018博鰲新浪財經之夜·正和島夜話上,迅雷集團CEO陳磊表示,區塊鏈的創新改變了社會組織結構,給了中國一個超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機會。“電子產業、通信產業、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比美國和西方國家起步晚,區塊鏈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因為中國幾乎跟西方世界同時起步。”
而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則認為,區塊鏈帶來的機會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互聯網初期的若干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在吳鷹看來,資本更應該支持那些“真正創業者”,在區塊鏈領域,所謂真正創業者不僅是“想長期干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技術層的人”。他認為,區塊鏈很適合真正懂互聯網技術的人去創業,他們從做產品開始,從最底層的技術開始,確實能夠搭建新的區塊鏈技術平臺。
不過,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于投機者:對于普通的投資者而言,區塊鏈概念或許不再是個容易賺錢的地方。著名財經評論人士吳曉波預測,散戶化的區塊鏈熱將成為年度最大的投資笑話。他認為,投資機會的金融衍生化,似乎在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分享到科技變革的紅利,但在事實上,它更多屬于投機做局者的圈套。
也就是說,回歸技術本身,發展技術而非自欺欺人的手段,才能讓技術真切地應用于世,讓技術發揮最大的價值服務于人,才會給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切實有效的利好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