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
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中國(西安)
電子商務博覽會”在西安隆重開幕。大會同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西安)智慧城市建設
論壇暨首屆中國(西安)
區塊鏈產業發展論壇”,火鏈科技CEO袁煜明受邀出席,并就實體資產數字化、數字資產產業化等話題作了分享。
在題為《區塊鏈: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的發言中,袁煜明表示,在數字經濟浪潮面前,實體資產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數字資產產業化也呈現出迫切性;他還介紹了為幫助更多“區塊鏈+”應用落地,火鏈科技長期奉行的“知鏈,上鏈,用鏈”的“三步走”戰略。
當前,中國數字經濟正蓬勃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加值達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6.2%。
西安市大數據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張偉明在致辭中表示,西安將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為數字經濟與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全新發展機遇,全面布局各行各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建設世界一流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新型智慧城市應用體系,推動萬物互聯、萬物智能。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雖然數字經濟市場前景廣闊,但數據產業化還面臨不少挑戰。袁煜明指出,目前數據產業化仍有權責確定難、精細定價難、隱私保護難等問題。解決這些龐雜的數據難題,離不開
區塊鏈技術的加持。
今年,在數字經濟建設中,國家有關部門賦予了區塊鏈技術“新角色”。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范圍,這意味著我國區塊鏈技術標準化進程將會加速。
對此,區塊鏈服務網絡發展
聯盟秘書長、中國移動通訊集團設計院數字經濟技術推進組組長譚敏在主題為《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BSN介紹》的分享中表示,作為我國“新型基礎設施”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區塊鏈技術所獨有的廣播式數據傳輸方式,將在重構商業邏輯以及建立新型社會治理體系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這正是區塊鏈新型基礎設施BSN這種“跨云服務、跨門戶、跨底層框架,用于部署和運行
區塊鏈應用的全球性公共基礎設施網絡”所要做的。
據了解,區塊鏈服務網絡(BSN,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是首個國家級的聯盟鏈,由國家信息中心頂層規劃,多個企業共同發起的跨公網、跨地域、跨機構的全球性區塊鏈服務基礎設施。BSN發展聯盟首批成員為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人民網、
火幣中國等14家單位。
據袁煜明介紹,幫助更多“區塊鏈+”應用落地,先要知鏈,再是上鏈,然后是用鏈,這也是火鏈科技長期奉行的戰略方針。在他看來,無論是實體產業,還是各種無形的數據資產都可以上到鏈上去。所謂的用鏈,則是真正地用區塊鏈去幫助實體經濟發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做這些首先是要知鏈,也就是讓大家了解區塊鏈、掌握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天然適用于多方協同的場景,將在智慧城市、政務服務、數據安全、
金融科技、跨境貿易等數字化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火鏈科技將憑借深厚的區塊鏈技術積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積極推動實體產業數字化和數字技術產業化,助力各領域抓住數字經濟浪潮的巨大機遇。”袁煜明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