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月9日,日本央行在東京發布央行
數字貨幣報告,明確了未來數字貨幣的規劃、設定及實施路線。日本央行表示,計劃將于2021年初開展第一階段的概念性實驗。相較于一些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目標聚焦于國內支付,日本央行希望其數字貨幣能確保用于跨境支付。
全球各國政府和央行在今年紛紛開展了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數字貨幣漸行漸近。
今年1月,七國集團(G7)正式聯合組建央行數字貨幣小組,成員囊括歐洲、亞洲、北美幾大主要經濟體央行。
法國央行今年7月宣布,匯豐銀行、埃森哲和法國興業銀行等8家公司入圍其數字貨幣試驗計劃,將共同探索將
金融工具兌換成央行貨幣的方法,并改善其跨境支付條件。
同月,泰國央行已開始使用數字貨幣與一些大型企業進行金融交易。這標志著該央行已經進入數字泰銖開發的第三階段。
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協調下,包括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在內的七家全球主要央行發布報告,闡明了數字貨幣該是什么樣子。報告顯示,數字貨幣核心特征應包括彈性、低成本或無成本、適當的標準和明確的法律框架、私營部門扮演適當角色。
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相較而言走在世界前列,已經在試行數字人民幣。
深圳此次大范圍測試,從此前的封閉測試走向開放測試,標志著數字人民幣離面向社會公眾推出邁出了重要一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