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
金融行業,如何使用
區塊鏈來提高業務能力,是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已經有眾多的金融行業創新正基于區塊鏈來進行,在此探討一下區塊鏈改造金融行業的路徑。
1. 金融行業信息系統的改造:這主要是基于區塊鏈在信息存儲角度能夠保證最大程度的consistency,將跨實體間交易信息通過區塊鏈來完成存儲,當前的超級賬本、R3現在所做的都是這方面的工作。這種模式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實體間交易的速度,降低交易成本。雖然區塊鏈上的交易性能一直被詬病,比如
比特幣只能支持7筆交易每秒,但是傳統的金融交易都是通過事后對賬的模式進行二階段提交才能完成交易的確認,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1個小時就能完全確認交易相對傳統業務模式是個巨大的進步,同時從復雜度上跨實體間的對賬處理成本遠大于檢查區塊鏈信息來確認交易信息。因此在可預計的時間內,大量的跨實體間交易(銀行間、金融機構間)將移植到區塊鏈上來完成。
2. 數字身份的具象:當金融機構對外提供的業務交易完全遷移到區塊鏈上,自然人、法人、金融機構均通過數字密鑰來表示自己的身份,金融機構與被服務者(自然人或法人)之間的區別將越來越小, 數字身份第一次得到明確的具象,同時基于數字身份的征信的完成,日常的金融交易完全是基于數字身份來完成,并不需要與具體的業務實體進行交易;并且基于區塊鏈的客觀公正性,實體間的交易(自然人或法人)也不需要通過中介(傳統的銀行)來完成;
3. 金融機構的碎片化:當金融交易、數字身份的推廣后,金融機構業務將逐漸展現碎片化,具體的金融業務可以通過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來完成。金融相關機構的工作,可能是在合約完成后,由完成數字資產與物理世界實際資產的關聯,比如完成房產交易后,需要有機構完成房產交接等工作;或者由金融機構負責合約的構建、合約的銷售,比如傳統的存款、貸款業務,可以理解為由具體金融機構提供的格式智能合約。在這種模式下,傳統的金融業務之間的劃分將越來越模糊,比如提供P2P貸款服務的可以針對P2P貸款銷售貸款履約保險,分擔貸款違約風險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