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配置效率低,浪費問題較嚴重
從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開始陸續出現在我們生活中開始,我們時常會發現,某些地方的共享資源總是供不應求,而某些地方的資源卻根本沒有人去用。平臺前期資源投入成本過高,資源又難以充分優化配置,導致了共享資源的較大閑置,過度的資源浪費導致很多小企業在還未盈利就走向流產。
信用體系不健全,安全隱患較明顯
近年來,由于平臺不規范以及用戶素質不高而導致的人身安全及其他不良事件時有發生,從幾年前的“滴滴空姐乘坐順風車遇害”、“共享單車被惡意損壞”到前幾天的“夫妻合伙直播性侵”等事件都無一不在提示著我們,現有共享經濟模式平臺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在雙方互不認識的情況下,歷史信用是最好的參考依據,而現有的中心化數據庫很難仔細鑒別用戶的信用,導致一些素質不高的人參與到這筆交易中來。
平臺建設不規范,用戶信息常泄露
進入共享經濟時代已有三年,從2017年至今有無數大小的共享經濟企業誕生,用戶在各個共享平臺上填寫個人信息,不禁產生疑問,這些信息都能被很好的保密嗎?曾幾何時,某些共享經濟平臺開始肆無忌憚非法使用廣大消費者的個人隱私信息。以共享單車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享單車注冊用戶數超1億人,共享單車每增加一次網上注冊和網絡接入,都會增加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和安全隱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