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發端于支付產業,在技術人員、初創企業和工程師們不斷迭代原始概念的過程中,
區塊鏈技術的很多方面始終局限于這一領域。
這一概念最初是由2008年發布的《
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中系統提出的,該白皮書的作者是一個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者說是匿名團體。白皮書為我們刻畫了一種“純點對點(peer-to-peer)形式的電子現金,允許在線支付直接從付款方發送到收款方,而無需通過任何實體的
金融機構。”
然而,人們如需通過區塊鏈技術發送和接收付款,勢必需要一個“可信賴的第三方”來扮演傳統銀行機構的角色。
根據中本聰的說法,解決第三方問題的方法就是創造一個安全的記錄存儲程序,它可以幫助計算機創建生成“區塊”,并通過高度加密的“鏈”連接在一起。當每個區塊相互連接起來時,這些“區塊鏈”就能創建一個在線交易的分類賬,從理論上講,它既是分布式的(點對點),也是不可變的(無法更改)。
理論上,區塊鏈賬簿可以從源頭上避免銀行確認交易的需要,因為該算法只會在該分布式網絡交易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之后才會進行交易。
自從十年前中本聰的那篇論文發表以來,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它作為一種基于共識的賬本功能上,其中涉及到所有類型的支付,不過最核心的應用還是
加密貨幣支付。
“今天區塊鏈已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但它還沒有建立起一個明確的玩家生態系統。現在每一個技術工作者都在致力于該技術的發展,并嘗試著在第一個應用場景中與他人開展合作。”SAPSE財務解決方案副總裁馬丁·納拉謝夫斯基(Martin Naraschewski)說道,“目前已經有大量的概念證明,如國內和國際支付交易。我們更多的是在概念驗證階段,正在嘗試著找到正確的用例。顯然,從比特幣和國際跨境支付的歷史來看,這些支付方式是當之無愧的最佳候選者,未來的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金融高管們預計區塊鏈技術將很快被用于其他涉及到支付應用的場景,如資本市場和合約。
“今天的資本市場上涉及到的各種程序相當的復雜。當您在購買股票的時候,其中會涉及到很多中間人,但你永遠無法將真正的股票收入囊中。”德勤咨詢有限責任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 LLP)的銀行業技術負責人埃里克?皮西尼(Eric Piscini)表示,“這些交易大多是由經理人進行管理和托管的,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可信任的機構來提供此類服務。如今,這些服務和支付者在區塊鏈的世界里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區塊鏈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交易的認知,改變了我們對證券借貸的認知。我們會提供更好、更便捷和更便宜的服務。”
皮西尼補充道:“非常有趣的是,一些傳統金融服務支付方式的核心業務將受到巨大沖擊。在當代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中,這些支付方式的部分功能要么被移除,要么被徹底改造。”
“除了支付領域外,區塊鏈技術在所謂的‘智能合約’中的使用,是一種高級財務管理人員很快就能看到的運行機制。”XBRL美國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兼數據
聯盟董事會成員的坎貝爾·普萊德(Campbell Pryde)表示。普萊德認為,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將允許企業從其財務報表中提取數據,以履行其合同義務。這一概念已經在保險和再保險行業中得到了檢驗。
普萊德說:“有了智能合約,任何交易都是公開透明的,任何人都能夠獲取相關信息。不僅如此,有了智能合約,你還可以根據財務報表的潛在、隱含信息采取行動。例如,如果有貸款契約或類似的東西,智能合約會在違約條款被觸發或利率被調整時采取一定的措施。我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我們應該如何標準化這些信息,以使智能合約能夠進行交互,并能夠基于各自公司的潛在信息發起交易。”
鑒于區塊鏈技術已經通過強制支付和提取與智能合約相關數據與財務報表等信息實現了交互,行業專家紛紛開始揣測,此項技術能否順理成章地采取進一步行動,將所有財務報告轉移到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世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