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新報道,中國央行法定
數字貨幣項目除了國有四大行、阿里、騰訊和三大移動運營商參與之外,郵儲銀行已經于今年 5 月接入,而且股份制銀行中,至少中信銀行也已經參與其中。在使用場景上,除了可能的公用事業使用場景如公務員工資等,目前計劃或者已經與央行數字貨幣展開技術測試的流量場景端至少包括美團、滴滴、bilibili、字節跳動和一款服務政企的辦公應用藍信。知情人士表示,無論是股份制銀行,還是流量場景端,其發揮的作用不是國有大行“二層”投放地位,更接近“2.5 層”,即APP本身并不具備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的功能,只能以應用程序接口 API、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形式接入大行的數字錢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