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會由國家信息中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指導,可信
區塊鏈推進計劃和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應用合作工作組主辦,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標信智鏈(
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大會主題為“智鏈交易 創新應用 共享發展”。
在會上,廣州交易中心黨委副書記余奇介紹,廣州公共資源交易規模巨大,2019年突破80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1萬億元,其中工程建設非廣州屬地項目超過50%;平臺用戶超過6萬戶,其中不少是外地企業。
如何做好非廣州屬地項目招投標,服務好外地企業,實現跨平臺、跨區域、跨行業信息共享,是廣州公共資源交易的重點和難點。
余奇介紹,2020年4月14日上午,國內首個采用
區塊鏈技術進行招標的項目——廣州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外立面變更設計服務項目在廣州交易中心順利完成電子評標,標志著廣州交易平臺區塊鏈技術應用取得突破,平臺轉型升級邁入新的里程碑。 截至目前,廣州已經完成了34個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招標的項目。
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數據可溯、信息透明、難于篡改、便于共享的特點,與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高度契合,有利于解決行業中長期存在的信息無法共享、數字證書無法跨區域使用、業績造假查實難度大等痛點、難點問題。
作用:可減少企業造假,交易更加陽光高效
“區塊鏈技術帶來的信任機制,大大減少企業造假違規行為,交易過程更加可信公信,交易監管更加有效,市場環境更加誠信。”余奇介紹,依托區塊鏈技術,用好區塊鏈平臺及“賬戶通”“易鏈簽”“易鏈保”等應用工具,可以使公共資源交易更加陽光高效。
除此之外,依托區塊鏈技術,公共資源交易還實現了據跨區域共享。企業信息“一處登記,處處使用”,減少企業重復錄入、提交資料,有效提高招投標效率。企業通過標信通APP可授權多人使用移動CA數字證書,徹底解決重復辦理CA數字證書問題,同時可通過手機掃碼登錄業務系統,業務辦理從PC端向移動端“指尖辦”延伸,企業辦事“零跑路”。企業還可以在線快速申請電子投標保函和融資貸款,實現一地授信,異地使用電子投標保函,大大減少企業資金壓力,降本增效成效明顯。
廣州公共資源交易領域
區塊鏈應用目前主要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嘗試,下一步廣州將在政府采購、藥品集團采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城市更新招商等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逐步推廣應用。
廣州市政府有關領導致辭時表示,公共資源交易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高度重視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發展。區塊鏈技術對于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具有重要意義。廣州將大力支持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應用,擦亮廣州公共資源交易品牌,著力打造陽光、公平、公正的交易平臺,進一步促進全市營商環境優化。
推廣:16省市攜手,經驗有望全國復制
據世界銀行有關專家的預測,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里,超過80%的政府采購交易將通過區塊鏈進行在線處理。
成功完成國內首個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招標的項目的電子評標,廣州交易平臺區塊鏈技術應用先進經驗有望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徐春學表示,以數字技術為依托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取得顯著成效,區塊鏈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價值不斷顯現,區塊鏈技術有望成為公共資源交易治理創新的變革力量,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去年8月15日,廣州、
北京、珠海三地交易中心聯合標信智鏈(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全國首個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平臺。本次大會上,該平臺又有
湖南、
貴州等7家新成員加入。自區塊鏈平臺上線以來,在廣州、北京、珠海交易中心的積極推動下,目前已有廣州、北京、湖南、貴州、
沈陽、
南京、杭州、
濟南、
武漢、
西安、
廈門、
青島、
長沙、珠海、佛山、東莞等省市的16家交易中心和
甘肅成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標信智鏈(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家單位加入區塊鏈共享合作。
全國首個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平臺成員單位擴充至18家。
據介紹,區塊鏈共享應用工作已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以及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目前,區塊鏈平臺已經共享國家信息中心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權威數據,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已把區塊鏈平臺納入安全監督節點進行安全測評,區塊鏈平臺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本次大會提出,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應用工作組將繼續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努力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公共資源交易的深度融合,著力解決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長期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推動行業跨區域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效率和效益,優化營商環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