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根據貴陽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共建貴陽信息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軟件所貴陽分部),面向大數據技術前沿、貴陽重大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重點建設“兩基地、一平臺”,即軟件研究開發基地、信息技術企業孵化基地、信息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平臺,為貴陽市大數據產業規劃建設和政策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走進位于貴陽高新區的貴陽信息技術研究院,陳峰首先引導記者參觀了展示中心,這裡不但展示著該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更記錄著走過的研發歷程。他介紹說,2016年底《貴陽
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正式發布﹔ 2017年組建了
北京團隊和貴陽團隊,探索京筑合作新模式﹔在2018數博會上發布享鏈基礎組件和享鏈云平臺,這是貴陽市第一個主權
區塊鏈技術﹔在2019數博會上發布了“享鏈盒子”,以及司法存証、醫療廢棄物追蹤等一系列應用場景,建立了享鏈技術生態。
記者看到,正在運作的“普渡河生態
物聯網應用”,通過8個監測點,不斷把河水的溫度、濁度、溶解氧、氨氮等實時數據傳至后臺,直觀監測河段水質狀況。陳峰說,水質指標超標時,平臺會自動報警并向管理員推送預警信息,同時大數據將分析導致水質超標的可能原因,為河流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基于大數據的交通優化平臺”通過對路口及路段攝像頭上傳的圖像、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生成可視化的對比圖表和報告文檔,為貴陽交管部門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和決策參考。
“黑車大數據分析系統”則顯示著黑車信息、多次被處罰的車輛、重點監控高危人群……讓非法運營車輛無所遁形。“可喜的是,納入系統監管、從事非法營運的司機,已經有近2000人轉為了網約車、出租車司機,合法經營客運業務。” 陳峰說,區塊鏈技術在提高智慧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時,更惠及廣大市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