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比特幣一樣,央行
數字貨幣采用數字化發行方式,成本相比紙幣將顯著降低,可追溯及數字簽名等技術應用保障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都具有防偽或者不可篡改的屬性,可以有效避免紙幣所面臨的假鈔問題。
然而,央行數字貨幣不僅可溯源,而且采取集中化管理,促使微觀主體持有央行數字貨幣進行投資或者消費可能面臨著經濟行為被追蹤的可能,因為按照現有銀行賬戶管理辦法,微觀主體必須實名才能進行
金融資產的管理運作,這與比特幣或者現金相比存在較大的差別,比特幣與現金具有重要的匿名功能,可以滿足對于隱私保護要求較高的相關交易需求,這種特性決定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競爭力可能沒有想象的那么高。
摘錄《陳建奇:央行數字貨幣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陳建奇,中共中央黨校教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