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oinDesk礦業咨詢公司Navier首席執行官Josh Metnick稱,GPU挖礦的創新使得生產
比特幣區塊和賺取區塊獎勵的效率平均提高至約6倍,而GPU設備平均成本只是CPU設備平均成本的兩倍。2011年,當FPGA也被重新建模以挖掘比特幣時,這些效率的提高很快就黯然失色。據計算,FPGA計算出挖掘比特幣所需數學運算的速度是最高級別GPU的兩倍。然而,這些設備的制造更加勞動密集型。FPGA需要在軟件和硬件兩個層次上進行配置,這意味著必須對設備進行編程以運行自定義代碼,并對其進行架構設計以有效運行該代碼。正是調整FPGA上硬件組件的能力,使得這些類型的設備比GPU更適合比特幣挖掘。關于后來的ASIC挖礦創新,據計算,如今的比特幣ASIC挖礦設備的速度是2009年CPU平均速度的1000億倍。伊利諾伊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副教授Rakesh Kumar認為,自比特幣誕生以來,挖礦硬件發展的一個強大動力因素是比特幣的美元價值不斷上升,這使得挖礦成為一項越來越有利可圖的活動。區塊獎勵的市場價值越高,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提高礦機利潤率的挖礦技術創新的回報就越高。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