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基金會的超級賬本在全球范圍內已頗有名氣,連中國銀聯的積分項目都 用了這個平臺。在該場景應用中,既可以在線上實現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積分兌換, 也可以在線下使用 POS 機實現跨行的積分兌換。
而 IBM 也已經向中國開源了超級賬本項目的
區塊鏈代碼。通過 IBM 測試與認 證的超級賬本區塊鏈代碼,以及可以在多種技術平臺上進行安裝的方法,能夠幫助 開發者快速構建類似商品溯源、貿易融資、信用證、
供應鏈及企業貸款等區塊鏈 網絡。
另外,還有很多
區塊鏈應用是建立在
以太坊基礎上的,但這并不是從中國發源 的,而且中國也缺乏一些全球性的區塊鏈平臺。
目前,國內也有做平臺的,但影響力還不夠大,也沒有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熱點。例如,趣鏈自主研發的 Hyperchain 平臺屬于
聯盟鏈,本質上是一種操作系統,可以 衍生各種應用,趣鏈主要做區塊鏈的核心技術,包括共識算法、加密、網絡、智能 合約及存儲等。在落地方面,趣鏈向
金融、物流、
能源、醫療等多個領域客戶提供 Hyperchain 區塊鏈平臺,有兩種合作模式。
1)License 模式 :將 Hyperchain 企業版授權給客戶,與現有系統對接,并提供 維護支持,由客戶自己完成應用開發,銀行或傳統的類銀行金融機構大多選擇這種 合作。
2)聯合運營模式 :通過內部孵化或與其他公司合作,趣鏈與客戶雙方共同運營 基于區塊鏈的業務系統,通過收入分成來進行深層次綁定。
京東、阿里巴巴也推出了區塊鏈平臺,提供給其他機構使用,但遺憾的是,他們都未能形成全球性的氣候,這是目前需要全力改變的境況。
綜上所述,只有區塊鏈平臺在國內牢牢站穩腳跟,統一標準,然后在全球范圍內跑馬圈地之時,才說得上是真正搶得了一點先機。
2.提升處理交易的能力
可擴展性受限是目前
比特幣及其他老牌
加密貨幣系統中存在的大問題。因擴展 性受到限制,比特幣每秒只能處理大約 7 筆交易,交易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處理, 而且手續費也高。
比特幣想要成為現有支付系統的成熟替代品,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探討提升區塊鏈可擴展性方面有幾種方案,例如,閃電網絡允許用戶在主鏈之外大量交易,然后再將這些交易記錄成單筆交易。不過,目前這種閃電網絡還局限于 比特幣、恒星幣、
萊特幣、Zcash、以太坊和瑞波幣等加密貨幣,還未全面運行,也 無法知道它運行起來是否如想象的那樣。
現在有些做基礎鏈的公司聲稱自己的 TPS 達到了百萬級,真實情況并沒有權威 佐證。
如果國內有公司能夠在交易處理能力上有所突破,這將是一個領先世界同行的 好機會。
3.策略性監管
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
區塊鏈技術看似可以改變多個行業,節約成 本、提高效率,但去中心化就意味著主體不明確,因此,在技術發展過程中,制度 保障也需要跟上。
就我國目前的區塊鏈政策來看,形成了兩手抓的格局。一個是針對虛擬貨幣嚴 管,表現為政策紅線不動,力度收緊。到 2018 年 5 月,我國大概 110 個區塊鏈交 易平臺被屏蔽,排查
ico 及變種形態;支付工具關閉從事虛擬貨幣的賬戶;30 家 左右的區塊鏈自媒體賬號被封停。另一個則是扶持虛擬貨幣之外的技術與應用,政 策力度同樣很大,表現為項目補貼、財政投入、孵化器、政府項目外包等。
不過,區塊鏈技術發展很快,監管有必要及時跟上,有些原先存在問題的領域, 經過進化后有可能成為新的方向,有必要密切注意全球的風向。
此外,監管機構本身也應該參與到技術中。在互聯網時代,很多政府部門與監管機構加入進來比較晚,現在區塊鏈應用落地不久,即使不太成熟,監管機構也應該積極與之對接,與市場上的創新企業合作,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除上述要件之外,還有安全能力的增進,如至少要出現幾家實力很強的區塊鏈安全服務商,提供現成的可放心使用的安全工具;成功打通各大公有鏈與聯盟鏈之間的信息互通、交易互通;在獲得授權的情況下,私有鏈也能互聯,以形成高速公路一樣的區塊鏈網絡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