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供應鏈金融努力的方向,是基于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貿易信息進行征信,嘗試為上下游企業解決融資困難問題。由于供應鏈金融的參與方較多,貿易鏈較長,供應鏈信息流、物流以及商流的數據真實性難以保證,,參與方之間可能會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從而直接導致信貸風險提升。2017年10月,沃爾瑪宣布和IBM、清華大學在食品供應線合作,用區塊鏈技術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提供實時記錄,嘗試打破原本分散不互通的數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同時,在具體的業務操作過程中,大量人工審閱、驗證單據等環節也可能會使得人工失誤機會大大增加。2017年12月20日,騰訊、華夏銀行與星貝云鏈共同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資產確權、交易確認、記賬、對賬和清算等方面的應用,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信息流具有不可篡改性,供應鏈征信數據的真實性可以得到保障。借助區塊鏈技術,所有參與方都能使用同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并且可以將紙質作業程序數字化,在預定時間和情況下自動支付,減少人工失誤的同時提高效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