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在“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而本質上,
區塊鏈就是一套治理架構,其核心是基于多種技術組合建立新的信任機制和信息連接方式,在促進社會治理結構扁平化、治理及服務過程透明化、提高政府社會治理數據可信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比如,
深圳市率先推出了區塊鏈電子發票;最高人民法院已經規定了區塊鏈可被用作電子數據認證手段;
北京市公安局已經開始利用區塊鏈對臨時車輛號牌進行管理;而將區塊鏈作為時間戳信息的分布式數據庫,通過數據庫來解決知識產權確權及保護也已經成為當前探索的一個重要場景。這些都是區塊鏈賦能國家治理的生動、立體實踐,也充分說明兩者存在較強的交互需求。因此,加快區塊鏈的健康發展,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有著高度的內在一致性。
區塊鏈技術掌握好、運用好,就可以大幅提升社會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優化管理機制、支撐創新發展,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但也要充分認識到,技術本身不是萬能的,對新技術的運用不當或失于管控,不僅不會給國家治理能力提升帶來正向效應,同時還會導致技術誤導下的社會畸形化漸變,會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帶來深刻挑戰。比如,目前傳統中心化的監管模式難以適應區塊鏈的內在技術需求。另外,區塊鏈的應用對新技術的利用和熟練掌握程度、行政思想意識的現代化理念轉變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更好地推動
區塊鏈應用于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同時也需要行政管理和全社會治理理念轉變及能力的提升。
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結果表明,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革命性新技術的出現為其提供了變革的機遇及有力支撐。我們需要正確認識、積極部署,努力搶占技術及產業發展制高點,使其真正服務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使廣大人民充分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無盡福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