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輝:虛擬幣依賴的
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如果能夠突破規模化應用的瓶頸、解決價值穩定問題,才有可能進入大眾化的交易和支付場景。目前看,主要有兩方面缺陷:技術性缺陷和經濟性缺陷。采用“去中心化”的公有區塊鏈架構,海量數據存儲需要巨大的空間,數據同步需要高速的網絡,各個節點的運行能力需要達標和均衡。無論是
比特幣,還是
以太坊,至今仍然無法解決交易效率和規模化問題,這是技術缺陷;缺乏足夠的實體資產支撐和信用背書,價值不穩定,投機性太重。2018年,比特幣觸底3158美元,比最高價縮水84%,全球虛擬貨幣總市值由年初的8350億美元下降到1100億美元,跌幅接近87%,這是典型的經濟性缺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