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區塊鏈以其獨特的分布式、點對點、可追溯、防篡改、可編程等特性和機制,從
數字貨幣中獨立出來,發展為一個技術體系,從邊緣創新逐漸發展為主流技術體系。全球主要的政府、央行、科技巨頭,都已經把區塊鏈納入到戰略視野。
2019年,區塊鏈已進入產業落地周期,進入從“區塊鏈是什么”到“區塊鏈怎么用”的轉折期。從區塊鏈在各行業的應用角度來看,現在銀行領域的實際應用更廣。
這家銀行布局區塊鏈已4年
作為國內商業銀行應用
區塊鏈技術的先行者,小至個人客戶間相互轉讓一筆理財、大至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神秘”的區塊鏈技術,已被浙商銀行廣泛應用到金融服務中。
而這些隱含的價值,還未在浙商銀行的股價里體現出來。12月20日以來,浙商銀行連續兩度公告出手維護A股股價,正是看好其未來發展。
浙商銀行于2016年著手研究區塊鏈技術,首創多個金融領域的試驗性場景,并在同業率先落地應用;2017年在業內首創應收款鏈平臺;2018年又相繼開發倉單通、訂單通等基于應收款鏈平臺的金融行業應用場景。并相繼建設“財易云”個人理財交易平臺、同業資產交易平臺等,實現了區塊鏈技術在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的全覆蓋。
自2019年初《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以來,浙商銀行的應收款鏈、倉單通、個人理財轉讓、同有益等5個區塊鏈服務平臺,獲得了國家網信辦發布的首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一種區塊鏈密鑰管理系統及方法”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目前還有多項區塊鏈相關專利正在實審中。
“面對互聯網浪潮,我們順勢而為,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不斷創新應用、迭代產品。浙商銀行圍繞‘兩最’總目標,確立了平臺化服務戰略,今后將繼續創新金融科技應用,構建‘科技+金融+行業+客戶’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平臺化服務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艷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