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智庫記者梳理產業
區塊鏈案例發現,區塊鏈在
金融領域應用深度已普遍超越區塊鏈對其他產業的賦能,區塊鏈+金融vs區塊鏈+實體產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
對于實體企業而言,除了少數在“1024”前就已經關注并應用
區塊鏈技術,絕大多數是因為近期的政策利好才留意到“區塊鏈”。
日常接觸眾多實體企業的
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曹宇博士告訴算力智庫記者,區塊鏈+實體產業目前最大的挑戰則是單位的決策人,如何迅速地正確理解區塊鏈技術,如何迅速地設計區塊鏈+各自的產業。“目前大家對區塊鏈‘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等概念經常望文生義,隨意關聯,造成認識上的誤區,對區塊鏈在各自行業的應用產生懷疑。”
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曹宇博士
這樣的挑戰,同樣存在于此前的金融領域,但金融已經走過了實體產業+區塊鏈的“今天”。
某商業銀行
區塊鏈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區塊鏈+金融已經處在“上鏈階段”和“開放融合階段”之間,“有的剛開始上鏈,有的已經嘗試開放融合了。”他指出。據了解,上鏈階段是指各大金融機構紛紛上線
區塊鏈應用場景,包括可信存證、跨機構交易、資產撮合等,開放融合意味著通過智能合約、分布式等區塊鏈特性,促成跨銀行間、跨金融機構間、跨產業間的合作,實現場景化金融服務。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挑戰已經從認知、科普過渡到了實操、落地。
接觸過上百家企業,服務了數十家大型機構,其中多數為金融企業的云象區塊鏈,對金融+區塊鏈的挑戰有自己的看法。黃步添認為,產業上下游企業之間協同是目前最大的挑戰,具體而言,多個企業之間如何在數據安全、可信、不泄露隱私的前提下實現高效流轉、共享。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