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
政策引導為我國打造良好
區塊鏈生態奠定了重要基礎。自2017年以來,我國區塊鏈政策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各部委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區塊鏈與
人工智能、大數據、
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融合與創新應用,規范區塊鏈行業秩序,加快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此外,全國各省市也在加速區塊鏈產業布局,
天津市、
河北省、
廣東省、
云南省、
福建省等地區最為活躍。
自主創新成為我國區塊鏈發展的核心動力。我國
區塊鏈技術創新基礎良好,初創企業、互聯網巨頭、
金融機構、研究機構和高校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創新。在專利數量方面,我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2019年僅上半年中國公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為3547項,已經超過2018年公開的全年專利總量2435項,阿里巴巴、中國聯通、中國平安、
杭州復雜美等一批科技企業貢獻巨大。隨著各方研發投入增加和研發工作深入開展,國內的研究團隊在平臺底層架構、共識算法、智能合約、鏈結構和數據結構等方面有創新與突破,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逐步走向成熟。
數據來源:賽迪區塊鏈研究院
應用落地是凸顯區塊鏈價值的必經之路。我國
區塊鏈應用正持續火熱展開,新產品、新平臺、新服務不斷涌現,以合作共建、平臺先行為突出特點的應用模式逐漸形成,區塊鏈的價值也得到進一步凸顯。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截至2019年10月,我國已披露151個區塊鏈應用案例,覆蓋了28個應用領域和場景,其中金融、電子政務、醫療、知識產權保護、溯源及
公益慈善6大領域落地案例較多,效果較為顯著。各地區根據自身城市發展特點大力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其中,以
雄安新區、佛山、廣州等地區為代表,逐漸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通整個智慧城市體系,實現高擴展性的智慧城市模型。
由于技術應用尚在起步驗證階段,取得多方面初步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我國區塊鏈產業的不足之處。一是目前我國區塊鏈政策體系仍缺乏整體的規劃布局和細分的監管規則。二是技術仍存在原始創新力不足、研發能力較弱等現象,多沿用國外成熟底層架構。三是行業應用仍存在大規模應用推廣難、缺乏殺手級應用以及缺乏第三方權威評估等問題。
行業運行中暴露的種種缺陷正是2020年區塊鏈應用的主攻方向。預計到明年,我國區塊鏈技術將著重在頂層設計和技術引導方面下大力氣,完善安全風險評估和細分監管規則的研究和分析;強化基礎數學、計算機科學、網絡安全等基礎理論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鏈上鏈下數據協同能力,突破區塊鏈性能和安全瓶頸;著力打造并推廣殺手級應用案例,推動區塊鏈在政務民生、普惠金融、
供應鏈管理、司法存證、數字版權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專家觀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