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不可刪除”等特質,使
區塊鏈技術在司法存證、商品溯源等領域體現出廣闊的應用空間。
“只要把文稿上傳,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一組數據:這個只有3KB大小、被稱為哈希值的密碼數值,是文稿唯一的電子身份證。有了這個電子身份證,我的作品就有了被法院認可的證明書,就不怕侵權糾紛了。”陳虹焱說。
近日,記者駕車來到
深圳市寶安體育中心停車場,體驗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開具流程:掃描現場的二維碼,輸入車牌并手機支付停車費用,停車系統的微信公眾號自動推送“發票申請通知”的入口。記者點擊進入,輸入發票抬頭和稅號后,一鍵開具電子發票。整個支付、開發票的過程不超過2分鐘。
據了解,目前,區塊鏈電子發票陸續在深圳的一些銀行、超市、地鐵、出租車、機場大巴應用,涉及企業超過7600家,開票數量突破1000萬張,開票金額超70億元。
騰訊公司介紹,騰訊云區塊鏈開放平臺近兩年陸續在多個場景實現應用,包括保險直賠、資金結算、電子票據、
供應鏈金融、智慧醫療和
公益慈善等領域。
根據中國
區塊鏈生態聯盟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區塊鏈發展年度報告》,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最為活躍,在跨境支付、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等方面已經形成了一批能夠承擔實際業務的新產品;在電子存證和公益慈善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醫療服務、政府管理、交通物流等領域開始探索,但產品還不夠成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