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這一投票系統除了
深圳、廣州之外,在國內其他地市相關
金融機構也將陸續使用。
同時,基于
區塊鏈的投票系統還在橫向拓展中。陳盈盈表示:“我們也在和福田區金融工作局探討合作,此外,私募基金投票領域也有投票需求,這是為了應對風險,安全退出,目前已經有6家機構在試點。”
常濤則舉例道,投票的應用,除了清退,還可以用于社區業委會選舉、招投標等領域。“比如在招投標領域,電子投標系統通過CA對投標內容進行加密,但無法隱匿投標者的身份,這樣就可能出現內部人泄露投標者身份,導致圍標等現象。但是用
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的實現既驗證投標者資質,又能從系統層面隱匿投標者的身份。國外早已有投票方面的應用,例如加拿大證券交易所就采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股東的投票。”
除了投票系統外,微眾銀行還有諸多案例。比如,微眾銀行聯合合作行,基于BCOS早期版本推出了微粒貸機構間對賬平臺;在智慧政務領域,微眾和
澳門政府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助力澳門智慧城市建設。
這些案例背后是微眾銀行的提前布局,FISCO BCOS區塊鏈開源底層平臺由金融區塊鏈合作
聯盟(深圳)(簡稱“金鏈盟”)開源工作組牽頭推出,微眾銀行作為開源工作組主要成員重點參與研發工作。FISCO BCOS代碼已于2017年完全開源并持續迭代更新,目前其開源社區擁有上萬名社區成員,超過500家企業參與,成功落地超過60個生產環境應用案例。
但是,在拓展應用的過程中,技術并不是最大的挑戰,常濤就表示,“FISCO BCOS區塊鏈技術的TPS達到2萬。但是區塊鏈和AI等技術不太一樣,更多強調新型的組織模式。微眾銀行在倡導分布式商業,建立一個新的組織方式協作。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思維模式、商業設計的問題。”
在落地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要大眾普及區塊鏈觀念,另一方面是尋找真正的上層應用。
如今,大眾對于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認識才剛起步。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大家對區塊鏈理解多樣,有部分用戶認為區塊鏈能解決所有問題,也有質疑派在詢問,到底區塊鏈能帶來什么實質的好處。也有一些機構希望落地一些
區塊鏈應用,但是他們自身并不明確,要用區塊鏈做什么,真正挖掘出需求是很難的事情。”
而多位區塊鏈開發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在區塊鏈也處于初級的應用階段,在
token外其他的應用還在普及當中。
常濤也談道:“現在還沒有到區塊鏈應用爆發的階段,現在的諸多嘗試希望讓大家理解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從小范圍應用,然后再慢慢摸索到大規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