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到底解決什么場景,這本來是不確定性的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從三個完全獨立的維度進行甄別其應用場景。”近日,騰訊
區塊鏈技術負責人王宗友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舉辦的區塊鏈標準行系列沙龍活動上表示。
王宗友指出,第一個維度是區塊鏈的本質,即多方參與。多方參與意味著原來參與方之間存在很復雜的流程、很高的信任成本(防篡改),這正是區塊鏈技術本身能夠解決的。防篡改帶來的是信任和價值的傳遞。不同企業之間的信任度很低,例如企業之間對公付款流程往往很復雜,區塊鏈恰好可以解決其中的信任問題。
第二個維度是商業行為,即各方都有參與動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有鏈上線下信息一致機制。王宗友坦言,區塊鏈各個參與方都有動力非常重要,區塊鏈解決的是鏈下的問題,如果鏈上信息是虛假的,后面信用疊加再多也沒有價值。這就是溯源,怎么保證鏈上的東西和用戶買到的東西是一樣的,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三個維度——行業發展趨勢。以互聯網發展趨勢為例,互聯網發展的初期階段是對原有場景的替代,E-mail替代紙質書信,門戶網站替代了原來的報紙。到了互聯網第二個階段,就出現了很多模式的創新,例如手機游戲、
電商等。第三階段則是真正和產業融合的階段,因此現在所有的企業在進行互聯網+的升級。
“一個場景如果能滿足這三個維度,那么這個場景成為優秀
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概率就很大。而恰恰這三個維度在區塊鏈電子發票場景中都有體現。區塊鏈電子發票也是科技向善的體現,它能夠幫助打造一個更為便捷高效、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王宗友表示。
王宗友分析,電子發票由多方參與,涉及稅務局、報銷企業、開票企業、用戶,每一方的信任成本都很高。原來稅務局需要復雜的系統來甄別發票與背后的交易是否一致。現在借力區塊鏈電子發票,可以從多個方面來保證發票的真實。比如現在虛開發票需要偽造支付信息,為了偽造支付信息,還需要更多的偽造來支撐。這是很有難度的,任何一個角度被甄別出來都能發現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