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看到這則新聞,覺得這是給
區塊鏈行業的一劑強心針,而且陳純院士來自
浙江大學”,云象創始人黃步添在電話里告訴DeepChain深鏈。
黃步添所說的新聞是“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
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學習”的新聞。
新聞中浙大教授陳純的名字赫然在列,人們紛紛詢問:這個給政治局講區塊鏈的陳純到底是誰。
這則消息不僅在浙大校友之間引起熱議,更是在區塊鏈行業炸開了鍋,剛剛捱過一個寒冬的區塊鏈從業者紛紛感慨“春天來了”。
最為欣喜的或許要屬趣鏈的創始人李偉。畢竟陳純是趣鏈的董事長,同時也是李偉的大學老師。
2015年,還在浙江大學任教的李偉參與到了道富銀行基于區塊鏈的合規審計等多個項目的驗證與開發。這讓李偉對于區塊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感受到了一個強烈的信號:“在華爾街這新興技術很火,必然在
金融行業大有作為”。
2016年7月,一直懷有創業夢的李偉拉上幾個浙大博士一起成立了趣鏈科技。在之后的兩三年時間里,趣鏈迅速成長為國內區塊鏈領域首屈一指的公司,且因為陳純的加持,進入更加廣泛的大眾的視野。
2016年4月,在趣鏈成立的幾個月前,同樣是浙大出身的黃步添,其創立的區塊鏈公司云象剛剛拿到3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2012年,黃步添在浙大就讀計算機專業的博士學位,此前就對
比特幣有所關注的他,將區塊鏈列為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黃步添也在思考和探索區塊鏈的商業價值。在黃步添看來,作為一種技術,必須與業務結合,區塊鏈更核心的是構建分布式商業。
于是,在2014年10月份,黃步添創立了云象區塊鏈,專注于區塊鏈底層技術。
稍晚于云象和趣鏈,2016年,同樣專注于區塊鏈底層技術,同樣由浙大畢業生主導的秘猿科技成立。
如果說李偉、黃步添屬于學者類型的區塊鏈創業者的話,秘猿科技的謝晗劍則是深居簡出的低調極客。
謝晗劍是
以太坊Ethereum核心研發團隊的唯一中國成員,也是中國最早的智能合約開發者,同時還設計與開發過世界上第一個開源
數字貨幣交易所Peatio(“貔貅”)。
2016年,還有一家浙大人的區塊鏈公司成立——數秦科技。
數秦科技創始人高航在區塊鏈領域摸爬滾打過多年,出版過關于數字貨幣的書籍,研發過挖礦芯片,甚至還做過數據交易所……
關于數秦科技,在接受DeepChain深鏈采訪時,高航表示:“2015年初開始做保全網,覺得區塊鏈技術屬性非常適合用來做‘存證、增信、鑒真’的功能,這是區塊鏈技術在非金融領域最早的應用場景了,后來慢慢就有了商業客戶。于是在2016年正式創立了數秦科技,保全網是數秦的第一個
區塊鏈應用。“
和黃步添、高航等人在“鏈圈”扎根不同,嘉楠耘智區塊鏈事業部總經理邵建良一直和“礦圈”緊密相連。
2008年,從浙大畢業以后,邵建良進入一家銀行的網絡金融部門工作,在工作期間接觸到了比特幣。
和其他人的猶疑不同,邵建良告訴DeepChain深鏈,在了解比特幣一個月后,他就購買了阿瓦隆礦機挖礦,“接觸到這個行業后就快速開始嘗試”。
以挖礦作為開端進入區塊鏈行業,邵建良的影響力也從礦圈逐漸向外輻射,并在之后進入嘉楠耘智,擔任區塊鏈事業部總經理。
11月21日,嘉楠耘智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邵建良從嘉楠耘智的早期客戶成功成為“區塊鏈第一股”的高管。
事實上,除了黃步添、李偉、謝晗劍、高航、邵建良,浙大還有一批區塊鏈創業者和從業者。諸如復雜美科技的吳思進、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杜宇、空天區塊鏈CTO梅繼赟等等。
在區塊鏈聚光燈的照射之下,這些原本不為大眾所知的創業者和從業者們逐漸成為舞臺上的焦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