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名為“DCEPAPI”的網站冒用中國人民銀行的名義推出所謂“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稱“人民銀行DCEP不直接對公眾發行,人民銀行先把DCEP兌換給商業銀行或者是其他
金融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而DC/EP是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研發的
數字貨幣。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11月13日發布公告明確:人民銀行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也未授權任何資產交易平臺進行交易。人民銀行從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目前仍處于研究測試過程中。市場上交易“DC/EP”或“DCEP”均非法定數字貨幣,網傳法定數字貨幣推出時間均為不準確信息。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目前網傳所謂法定數字貨幣發行,以及個別機構冒用人民銀行名義推出“DC/EP”或“DCEP”在資產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的行為,可能涉及詐騙和傳銷,請廣大公眾提高風險意識,不偏信輕信,防范利益受損。
為何個別機構膽敢冒用中國人民銀行名義發幣炒幣,還有人竟然相信了?這背后是因為
區塊鏈為人所熟知源于
比特幣。前幾年,投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掀起的 “暴富故事”傳聞風靡網絡,讓很多人知道了區塊鏈。
“這讓很多人誤解,以為區塊鏈就是虛擬貨幣。”中國政法大學區塊鏈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胡繼曄稱。
最終,因各種發幣炒幣行為盛行,涉嫌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2017年9月份,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部門下發相關公告,將代幣發行融資定性為“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對發幣炒幣進行清理整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