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可互換通證(ERC20),還是不可互換通證(ERC721),又或者是其他提議中的通證標準,
以太坊的通證都展示了
區塊鏈的一個重要特征:表示價值所需要的唯一性。
在數字世界中,最基本單元是比特,比特的根本特性是可復制。但是價值不能被復制,價值必須是唯一的。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這正是矛盾所在:在數字世界中,我們很難讓一個文件是唯一的,至少很難普遍地做到這一點。這是現在我們需要中心化的賬本來記錄價值的原因。
在數字世界中,我們沒法像擁有現金一樣,手上拿著鈔票。在數字世界中,我們需要銀行等信用中介,我們的錢是由銀行賬本幫忙記錄的。
比特幣系統帶來的
區塊鏈技術可以說第一次把“唯一性”普遍地帶入了數字世界,而以太坊的通證將數字世界中的價值表示功能普及開來。
2018 年年初,中國的兩位科技互聯網企業領袖不約而同地強調了區塊鏈帶來的“唯一性”。騰訊主要創始人、CEO 馬化騰說:“區塊鏈確實是一項具有創新性的技術,用數字化表達唯一性,區塊鏈可以模擬現實中的實物唯一性。”
百度創始人、CEO 李彥宏說:“區塊鏈到來之后,可以真正使虛擬物品變得唯一,這樣的互聯網跟以前的互聯網會是非常不一樣的。”
對于通證經濟的探討和展望正是基于,在數字世界中,在網絡基礎層次上區塊鏈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價值表示和價值轉移的方式。在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 2.0 時代,出現了更通用的價值代表物——通證,從區塊鏈1.0的數字現金時期進入到數字資產時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