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
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后,多位區塊鏈從業者驟然感到
ico項目將會很快“死灰復燃”。
“在上述消息傳出后,
比特幣價格從7400美元/個飆漲至10340美元/個,徹底激發了ICO項目的炒作熱情,因為比特幣飆漲同樣讓ICO看到新的賺錢效應。”前述
區塊鏈技術研發創業者向記者直言。
從10月25日起,他發現此前沉寂已久的各個炒幣朋友圈迅速火熱,每天都有新的ICO項目在各個群里進行路演傳播,隨之而來的,是ICO項目發布者(也是募資者)變得格外慷慨,紛紛在群里大派紅包,鼓勵大家轉發傳播。
這些ICO項目與此前并無實質性差別,所謂商業計劃書展現的區塊鏈技術應用都沒有落地可能,主要目的無非是概念包裝以便套取資金。不過,在近期區塊鏈成為社會熱點后,這些ICO項目在募資宣傳策略方面與此前的確截然不同。部分ICO項目直接高舉“國家支持區塊鏈發展,
數字貨幣迎來黃金發展期”的旗幟招搖過市,吸引三四線城市不少投資者眼光;部分ICO項目則直接宣稱“自己開發的
區塊鏈應用項目正受到國家支持”,以此背書爭取廣大投資者的信任。
與此同時,為ICO項目提供宣傳、引流募資、代理買賣服務的各類中介機構也紛紛“冒出來”,若某個ICO項目能募集2000萬元人民幣,這類中介機構至少能收到約500萬元服務費用。
“我還遇到好幾家為ICO項目提供掛牌發行到市值管理一條龍服務的所謂投行機構,他們收費標準也差不多是ICO募資額的30%。”前述區塊鏈技術研發創業者透露,這些“投行”坦言自己也在火中取栗,迫切渴望趕在從嚴監管來臨前多做幾單,撈一筆就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