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區塊鏈是解決什么問題呢?人一定還是有不可信的因素,區塊鏈用代碼的約束、規則的約束讓這些你承諾的東西必須實現,一定要實現,這就是區塊鏈用技術手段構筑信用基礎的一個原因。區塊鏈它有三個特性能夠支持這個問題,第一是規則透明,就是你看到的和你承諾的東西是一個東西,你把你所有的規則寫到代碼上,代碼上是公開的,就是別人能看得到你這個東西,所以它的規則透明,用戶端和產品端信息是一致的,在以前的互聯網時代規則的解釋和你后臺代碼大部分都是不一樣的;第二是權力的約束,你原來是說我恩相信你,你不會篡改,但是這個事情這么多年經歷了,所有相信的東西捐款跑路的一大堆,只有權力真正去約束他,你改不了;第三個,數據安全保障,
比特幣運行這么長時間,全世界無數黑客去攻擊它,它都無法被攻克,所以它的攻克難度極高。
講個案例,我們在幫助大家去理解就是區塊鏈在產品落地上,對產品一些實際的價值。第一個案例是我們區塊鏈改造一個抽獎的項目,傳統抽獎就是把他的規則打開之后就有幾個特點,第一個是概率不公開,第二個是開獎過程是黑盒的,抽獎內部一定有大量黑名單和白名單,中獎結果是不透明的,偽抽獎互動,但是區塊鏈抽獎的時候它是透明的,他作出的是概率公開可算,你可以去算,它所有的概率都是做出來的,最終結果和執行過程是可以算出來的;第二是他是真的互動,第三是獎品有預先公示的,開獎過程可追溯,算法代碼開源,中獎名單可查。對產品來講,其實一開始產品在設計的時候因為一個思維慣性,他會去設計黑名單、白名單,但是一旦你跟他說我所有的規則是公開透明的,那他就不愿意去做,當然有些東西真的一定要嗎?其實也不是,這是產品設計的時候就發現這些規則其實可要可不要,還是做下來了,沒有問題。技術和思維的改變讓一件讓用戶認為難以信任的事情重新信任,這是我的第一個理解。
第二個是我看到了曾經有一個產品,它的產品策劃出了個錯,然后網上大量的質疑,就是說用戶鋪天蓋地的在
論壇上質疑,你的策劃在改數據,再澄清也沒用,大家說不信就不信,就造成很嚴重的公關危機。那如果他當時使用了
區塊鏈技術去管理他的數據和規則,那我相信他完全可以在一分鐘內讓業務自證清白,就是說我沒改,我所有東西都是透明的,這也是我們產品提前應對產品危機的一種措施。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技術手段構建信任基礎的一個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那信任建立之后它對產品到底有什么樣價值?我分C端和B端來講。信任的建立連接成本一旦下降,現在獲客成本一定是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一個成本。一旦獲客難度下降之后,第一是獲客的難度,第二個是數據緯度的豐富度,如果雙方能夠建立信任,你公司不會把我數據倒賣,我更多會體現我的數據,雙方一旦形成這樣的信任,其實產品能做得更好,能有更好的體驗,用戶滿意度也更高。從B端的理解來講,我們原來團隊是做互聯網
金融的,以前我們在做信貸和銀行合作的時候,兩家公司合作,數據協作一定是第一位的,你沒有數據協作,其他很多合作都做不起來,那在數據A、B、C三家企業要合作,數據協作一定是很重要的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在原來基礎上數據給誰都不放心,也不是說信不過你,但是數據一般都是一家公司銀行的生命線,一旦數據發生泄露,可能就面臨一家公司倒閉,銀行可能會面臨吊銷牌照等等,非常嚴重,所以哪怕是萬一也是經受不起的。區塊鏈它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讓這種信任能夠得以建立,讓原來無法達成的協作,或者很難達成的協作更容易實現。我們這段時間也去跟稅務政府機關企業各家去聊納稅人第一點,數據共享,你一旦數據共享之后,我們確保數據安全,數據無法篡改,不會泄露,那大家信任的基礎就有了,雙方就可以在這個共享基礎上去開展相關的一些業務合作,讓更多的企業能夠連接起來,數據能夠連接起來,才能夠為整個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這是B端合作上的一個價值。
剛才提到的都是我們目前做的,相對來說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很多人都會問我,區塊鏈的未來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是區塊鏈?區塊鏈到底怎么才能讓我更容易理解?我自己歸納了一些我對區塊鏈未來的一些想法。第一就是我們將來區塊鏈的產品形態和現在互聯網的產品形態,我覺得它有一些相通,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首先第一點,互聯網之所以能夠成功,為什么互聯網代替了傳統企業,
電商代替了以前的百貨公司,因為互聯網強調的是連接,它能連接原來因為時間、地域原因不能連接在一起的人,讓他們產生商業協作關系。但是區塊鏈如果能發揮更大的價值,它一定是也要從連接上面考慮,因為原來沒有信任關系,或者弱信任關系的人和企業,能夠讓他們形成新的產品形態和合作。我們在接下來產品的設計就要去考慮新的痛點在哪里?我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最終考慮整個邏輯如何閉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