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中國央行旗下《
金融時報》報道稱,針對境內外
ico和虛擬貨幣交易,中國將采取一些列監管措施,包括取締相關商業存在,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等。報道還提到,投資者需認清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相關風險,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不參與相關違法違規活動。
此前的2017年9月中旬,中國監管部門下令關閉國內運營的
比特幣交易所。然而眾多比特幣的擁躉者和投機客瞄準了海外比特幣交易所,而海外交易所也對中國顧客拋出橄欖枝,甚至默許人民幣交易。
報道稱,這樣的交易所以后只要發現一家就要關閉一家。同時,未來視事態發展情況,也不排除出臺更進一步監管措施的可能。
除了國內監管態勢緊張,新的情況是英美多家銀行和信貸機構宣布禁止用戶使用信用卡購買虛擬貨幣。
2月5日,BBC新聞網報道,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在
數字貨幣價值急劇下跌之后,禁止客戶使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而此前2月2日,美國三家大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也下了同樣的禁令。
在信貸公司層面,1月份早些時候,美國信貸平臺第一資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 Financial)也已經禁止此項服務。2月5日,路透社報道稱,英國維珍集團旗下的信用卡公司表示,已經禁止客戶使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等虛擬貨幣。
加密貨幣錢包公司Breadwallet的首席營銷官Aaron Lasher對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表示,這種禁令對于加密貨幣來說是重大利空,“從短期來看,這對行業來說是非常糟糕的,這將使新手難以進入數字貨幣領域。”
比特幣一直穩坐虛擬貨幣世界的“頭把交椅”,因而其他虛擬幣也未能幸免于此次暴跌。2月6日截止到發稿前,
萊特幣、
以太坊、比特幣現金跌幅均在20%以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