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一個共識機制,這意味著這種參與者必須是透明的,也就是說,這種運行的代碼必須是開源代碼,所謂開源代碼,就是代碼都是可見的。
每個人可以編譯并執行自己編譯的程序,也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修改其中的代碼并運行,現在機制下,可以做到不管如何修改代碼,只要這些修改代碼的人沒有超過51%,那這種修改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浪費自己的算力。
所以,至少參與的人,必須是需要知道代碼的,如果一個
區塊鏈項目,代碼沒有開源,那么那么運行他的程序的節點都是不透明的,相當于你把他的代理人裝到了自己的節點上,要代表這個所有人執行命令了。相當于系統開發商控制了整個網絡。這種區塊鏈怎么可行呢?
從理念角度去看,將區塊鏈項目比作機器的話,本身的工作機制是透明的,是一個可以信任的機器。對此是這樣理解的,第一,開源是區塊鏈項目的一個必選項,而不是可選項,不論是公有鏈還是
聯盟項目都需要進行開源;第二,開源和交付源代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交付源代碼并非是公開、透明,大家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
比如在
以太坊中,曾經因為在其平臺上運行的某個平臺幣,存在漏洞,需要進行修改,這種修改是直接體現在代碼上的,閱讀代碼的過程中,就發現有多處出現該幣的相關代碼,就是用于處理一旦碰見了這個問題,節點應如何處理,這些處理方法都是開源代碼里寫的,每個人都可以閱讀,如果節點的負責人認可這種解決方案,他就會運行這個程序,相當于支持這種代碼的決定,事實上區塊鏈也就是通過這種機制來實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