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初,
幣安IEO項目的財富效應重新激活了在熊市中裝死的韭菜,而隨后的模式幣則為
幣圈引入了不少新鮮血液。那時候大家似乎感覺到,山寨幣正在逐漸復蘇。
但這是一種幻覺。
IEO讓部分散戶掙到了錢,也讓項目方和交易所嘗到了甜頭。在利益的驅動下,交易所上上線的IEO項目越來越多,質量也越來越雜。然而,不久前才剛剛熊市中復蘇的幣圈投資者數量有限,顯然不能滿足如此之多的募資需求。市場很快就被擊潰,IEO財富神話破滅了。至于喧囂了一段時間的模式幣,在市場上的投資者逐漸熟悉其套路后,模式幣的賺錢時間也越來越短,投資虧損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山寨幣只是引發了一陣騷動,隨后便開始了流血行情。相反,
比特幣則一路飆漲,從3000美金漲至最高14000美金,令許多山寨幣的投資者咋舌。
到底是應該抄底山寨幣,還是繼續購買“昂貴”的比特幣?這是個問題。但我們可以關注到三個有意思的現象:
1、山寨幣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比特幣在
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總占比卻上升到達了70%,比2018年底比特幣大熊市的占比還高。從也就是說,基本上所有山寨幣對比特幣的匯率都在跌,甚至可以說是暴跌。
2、雖然每款山寨幣各有各的不同,但散戶購買他們的想法幾乎都差不多,那就是投機賺錢。幾乎沒有山寨幣的投資者會認為,自己投資山寨幣是在儲值,更不會有人覺得自己買山寨幣是為了傳給子孫后代(除了那些喊單的)。如果某個山寨幣沒有賺錢效應,那么它很快會被大多數持幣者拋棄。
然而,雖然很多散戶購買比特幣也是為了短期賺錢,但將比特幣作為價值存儲工具的人卻也不在少數,這意味著比特幣社區天然會有一群忠實的Holder,他們選擇長期持有比特幣。投資比特幣的人比投資山寨幣的人心態也更為平和。
3、一種山寨幣只能獲得某個局部市場的共識,并且這個共識很可能隨著新項目的推出而逐漸消亡,但比特幣幾乎能夠獲得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共識。
雖然每一個山寨幣都在宣稱他們是獨一無二的,但山寨幣項目實在是太多了,而市場上的概念又實在太少,同一個概念往往會對應著多個山寨幣。由于市場上的大多數投資者時間有限且缺乏專業知識,他們根本無法真正辨別出這些項目究竟哪個更好,因此共識很難集中到某一個項目上。那么,這些山寨幣之間就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不斷地瓜分著市場上的用戶。某個山寨幣的用戶多了,另外一個山寨幣的用戶就少了。因此,山寨幣市場的共識永遠是割裂的,且容易被新項目替代。(如果一款加密貨幣在資本、媒體和社區的共同作用下短期內獲得了某個局部市場的共識,那么未來,這個共識也可以被下一代資本、媒體和社區包裝的項目取代。)
比特幣則占據了業內最強大的共識,甚至可以說是全局共識。這個全局共識超出了加密貨幣行業,延伸到了
金融界以及某些國家的政府。此外,比特幣還在不斷收割著山寨幣人群的共識。2017年,許多韭菜因為
以太坊入圈;2018年,許多韭菜因為EOS入圈。但經歷過一輪牛熊后,這些炒幣人群大多都轉化成了比特幣的持有者,因為在熊市比特幣是最抗跌的加密資產。從歷史表現上看,比特幣的共識不僅很難以被某種山寨幣取代,它還在不斷從山寨幣身上吸取和加強共識。
4、一個最粗魯的表述:比特幣是有限的,而山寨幣是無限的。比特幣一共只有2100萬個,但是山寨幣卻在無限增發。
雖然許多山寨幣宣稱自己是有限的,然而由于不同的山寨幣項目方都在競爭瓜分同一批市場共識,因而可以認為山寨幣是無限的。某個山寨幣只能控制本項目的代幣產量,卻無法控制其他項目方的代幣產量;在投機市場看來,山寨幣和山寨幣之間的區別并不大,因此新興項目方的推出,其實是在稀釋原來項目方的價格。例如,在DAG概念上已經有項目方HashGraph、IOTA、ByteBall、Conflux等,但這并不能阻止新興DAG概念的項目推出,以及瓜分對DAG概念感興趣的用戶。
然而,除了像BCH、BSV這樣的分叉幣之外,鮮有項目方會聲稱自己推出了一個「更好的比特幣」。ZCash、門羅幣、Grin和Beam試圖從隱私的角度改善電子現金,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比特幣的競品。但他們最終怎么樣了呢?BCH和BSV的幣價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們在市場競爭中失敗了。雖然他們各自擁有一個堅強的社區,但他們并沒有取得全局共識,相反共識還越來越收斂于少數鐵桿分子,許多人還是被比特幣吸走了。而隱私幣和DAG概念一樣,已經是一個專門的賽道,新項目的推出瓜分的是隱私幣本賽道的共識,而非對比特幣的共識。
鑒于這4個原因,我們究竟應該投資山寨幣還是比特幣,結論一目了然。
當然,我不是比特幣極端主義者,我也不認為最后只應該存在比特幣,其他公鏈都應該消亡——如果這樣,加密貨幣世界也太無趣了。但至少我們在投資加密貨幣的時候,手里需要持有一定的比特幣,這樣能夠我們感到安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