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硅谷王川在微博中提到過一個觀點,我深表認同,他說:“
區塊鏈做一個開源的商業體系,它最精髓的部分就在于它可以接受無需許可的創新。”
在傳統的公司領域,創新都是從上而下的推動,必須得有人提議,有人做方案,有人審批,有人撥款,有人組團隊,然后項目才啟動。越大的公司,創新就越困難,所以常常有大公司被其它小公司彎道超車而導致大公司突然死亡。
但是在區塊鏈領域,創新不需要任何許可。項目的代碼都是開源的,你可以獨立的開發新產品、新功能,讓市場來選擇,你也可以提交給
公益性質的基金會,在極端情況下,你甚至可以分叉項目,然后添加上你想要的功能。一般來說,優秀的創新都會及時得到市場的認可,最終一切都由市場選擇。
分叉對于開源的
區塊鏈項目來說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而這一點就注定了區塊鏈項目之間的競爭會非常的激烈。你在任何一個地方有一點點不滿意,就可能會有人去分叉。比如說強大如
比特幣稍微在擴容上面出現一點點問題,立馬就有分叉BCH出來,后來因為又擴容的速度問題分叉出BSV,雖然內部的說法有很多,但是最關鍵的是分叉是不可避免的,不滿意這個項目的人越來越多,那么站到競爭項目那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而分叉就是區塊鏈項目的終極競爭手段。
當然分叉只限于公鏈,因為一般只有公鏈項目是開源的,在開源的基礎上大家都會來貢獻項目共建生態,最終生態越來越大,網絡效應越來越強。那些私有鏈,比如說摩根發的摩根幣,更大程度上它是能夠提升效率,而不是一個顛覆式的出現,更不用說那些申請了很多很多的專利的區塊鏈項目了,那些專利可能在互聯網時代能夠幫助它成長,但是在區塊鏈時代一定是阻礙它提高擴展性,阻礙它生態的擴大。
正如硅谷王川所說:
區塊鏈的精髓是,創新不需要批準和計劃。所謂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 在開放的系統上,唯才是舉,論功行賞. 長期看,開放兼容廉價的系統,最終將把封閉昂貴不兼容的系統邊緣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