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帆!歡迎關注區塊鏈天天說,天天說,天天看,帶您搞懂區塊鏈!
今天我們來聊聊區塊鏈在財富管理領域應用的話題。
前幾天,國際金融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名字是《金融科技重塑券商業務模式 行業加速智能化變革》,
這篇文章主要是說,隨著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業務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化,以金融科技驅動證券公司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發展,推進金融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強化金融科技研究與運用力度,已成為大勢所趨。
所以,當前,投資管理等相關的機構,都在布局金融科技領域,對于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等技術加大投入的力度。
并且根據2019年半年報,從金融科技賦能、做強金融科技、優化財富管理業務等等方面來看,這些已經成為證券公司尤其是頭部券商的普遍共識。
那這些投資機構到底如何與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結合呢?
這里要強調一個概念,金融科技不是簡單的在互聯網做業務,
把原有的線下的,需要去銀行柜臺和ATM上的業務移植到手機上,而是深入到業務流程本身,優化這些金融機構的業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加便利和便宜的金融服務。
比如:廣發證券構建經紀業務極速交易體系、建設投易通交易平臺、改進自主研發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 ABS 可信云系統等方面著力;
國泰君安完善道合APP和君弘APP,布局低延時交易系統和多層次快速交易體系,優化Matrix和君弘百事通,打造全連接企業的數字化平臺。
再比如:華泰證券在財富管理領域,運用大數據技術洞察,不斷提升客戶體驗,有效推動客戶規模和客戶活躍度增長;
在機構服務領域,重點在人工智能、極速計算等核心領域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打造智能交易、高速行情、量化投研、一體化投資管理、數字虛擬員工等領先的數字化產品等等。
這些業務的優化探索,一方面是為了響應政策;另一方面的確是業務急切需要升級優化。
政策是因為央行今年下發了一份文件,叫《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這份文件我們也詳細講過,內容確定了六個方面的任務:都是金融科技方面具體的實施任務。
而業務方面,是因為2018年,多家券商業績大幅下滑,所以需要重新調整,而調整的方向呢,都是對信息技術的投入。根據中國證券協會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98家券商累計對信息系統投入130.67億元,同比增加17%。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券商的核心競爭能力會主要體現在金融科技的應用能力上。
金融科技的能力越強,你的財富投資產品才會更加安全穩固,減少或者優化不必要的流程,風險更低,投資人會更加青睞,而那些沒有及時應用金融科技的財富產品自然會逐漸淘汰。
所以,這些國內的大型券商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為財富管理服務轉型蓄力,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等等動作就是最直接的體現。